民智評論
作者:黃楚瀅,民智國際研究院研究助理
(正文約2000字,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最近,一場圍繞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億萬富翁馬斯克之間的公開爭執正引發全世界密切關注。特朗普“百日新政”剛過,馬斯克剛從政府效率部淡出。這不僅是兩個人的糾葛,其產生的影響不容小覷,背后的原因也值得深究。
風云突變——從互夸到互攻的三天
本周二,馬斯克還只是簡單抨擊特朗普所謂“大而美麗的法案”是“令人作嘔的可憎之物”,周三,特朗普通過自己的社媒平臺Truth Social 轉發馬斯克此前辭去政府顧問職務的聲明,似乎暗示二人關系仍未破裂。轉折點出現在昨日,馬斯克于清晨發起密集輿論攻勢,一邊轉發民調聲稱“多數共和黨選民反對該預算案”,一邊翻出特朗普過去痛批財政赤字的舊貼,并附言“完全同意英明之言”,被外界普遍解讀為馬斯克在“利用特朗普的舊言攻擊他的新政”。接下來幾個小時里,特朗普親口向媒體確認兩人關系惡化,稱自己“非常失望”。隨即,馬斯克也升級了自己的反擊:
12:46PM,他發文暗指若無自己相助,特朗普根本無法贏得大選,并諷刺“如此忘恩負義”;
3:10PM,他直接暗示特朗普出現在愛潑斯坦名單中,稱“真相終將大白”。
隨著馬斯克對特朗普的攻擊逐漸上升為人格侮辱程度,特朗普宣布“終止與其的所有政府合作”,并威脅取消所有特斯拉和SpaceX相關補貼。
這距離兩人在白宮“互夸”僅僅不到一周時間。如今特斯拉股價暴跌14%,市值蒸發1500億美元,馬斯克與特朗普的“蜜月期”似乎已經過去。回顧特朗普競選成功時兩人的“情投意合”,這就好似一場高級版的政商聯姻,一時的風光無限最終化為泡影。或許美國政黨政治與商業資本之間本就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利益捆綁,這段關系的破裂是否早有征兆?這對美國政治格局又有什么深遠影響?
導火索揭秘:《大漂亮法案》
讓我們把目光轉向導火索——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該法案擴展稅收減免,同時增加邊境執法與軍費投入,但削減了醫療補助、食品援助和清潔能源稅收抵免。馬斯克認為該法案進一步擴大赤字,加重美國債務負擔,與DOGE目標違和。根據普林斯頓大學REPEAT項目的分析,這份法案如果原封不動通過,到2030年美國電動車銷量將下降約40%,而且很可能“終結美國電池制造業的繁榮”。對馬斯克而言,這份法案直接威脅到了其核心產業的未來前景,而且特朗普端出此量身定制打擊新能源產業的法案后,還通過媒體暗示其“知情并同情”,對馬斯克而言無異于一記重拳。
NASA局長提名風波:關系裂縫的預兆
特朗普本人表示,此前他與馬斯克的另一個分歧點是賈里的·艾薩克曼(Jared Isaacman)擔任NASA局長的提名。億萬富翁航天企業家艾薩克曼與馬斯克關系密切,若擔任NASA局長,有利于馬斯克推進“火星移民計劃”。特朗普撤銷艾塞克曼的提名,給出的官方理由是“對先前的關聯進行徹底審查”,在社交媒體上承諾新提名人“將美國置于太空優先”。這個動作已經預示著特朗普和馬斯克的利益一致性正在削弱。
政商聯姻的隱憂:兩人的機會主義聯盟
從政治學的角度分析,特朗普和馬斯克之間的聯盟帶有機會主義色彩。早在2017年6月,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后,馬斯克與他在環保和科技政策等方面的分歧逐漸加深。直到拜登就職總統后對特斯拉的避而不談激怒了馬斯克,他才公開表示“過去支持民主黨,但現在更傾向共和黨”。
2024年馬斯克豪擲2.5億美元支持特朗普競選總統,并換取入駐白宮的機會。這個雙方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聯盟,缺乏共同價值根基。馬斯克所推崇的自由貿易立場,與特朗普政府的保護主義政策在根本理念上存在沖突。事實上,政商聯姻本就機遇與風險并存,尤其在貿易戰愈演愈烈的全球局勢下,馬斯克入局就得承受巨額投入打水漂的結果。
特朗普與歷屆美國總統不同的是,他屬于“魅力型”領導人,依靠直接訴諸群眾、社交媒體造勢和蔑視傳統規則的方式建立影響力。同時,他自戀型的人格特質對合作伙伴要求絕對意義上的忠誠。五月初,特朗普擁護者珍妮·皮羅空降哥倫比亞特區的臨時檢察官就是一個例子。
馬斯克掌控“X”平臺,他從一個社媒參與者轉變為規則制定者,對整個政治輿論生態擁有巨大影響潛力。但他沒有完全將平臺變成政治工具,而特朗普主導創立了自己的社媒平臺Truth Social。歸根結底,馬斯克和特朗普在政商結盟中本質上都是意見領袖型人物,雙方的議程設置不同造成需求錯位,也預示著聯盟的不穩定性。
深遠影響:裂痕中的美國政治與經濟
作為這一鬧劇的看客,需冷靜理性地看待后續影響。首先,特朗普的行為和言語總是朝令夕改,實際上兩人的關系可能并沒有完全破裂?!罢绦D門”隨時有轉回去的空間。
更重要的是,從其中可以看到美國當前深層次利益的沖突。這不僅體現為商業資本與傳統政治勢力之間的矛盾,也折射出新興經濟形態與既有產業體系的沖突,乃至不同階層和地區間對未來發展方向的巨大分歧。
顯然,這種復雜的利益博弈,遠非通過一兩項政策調整就能調和。盡管特朗普仍在共和黨內保持較高影響力,馬斯克的公開分歧態度卻暴露出保守派聯盟內部的明顯裂痕。這種裂痕有可能加劇美國政治生態的兩極化,進一步削弱政策共識的形成能力。
路透社指出,馬斯克的言論被民主黨視作打擊特朗普聲勢的有利武器。眾議院民主黨領袖更是在公開場合引用馬斯克的社交媒體發言,強調其對共和黨內部路線之爭的關注。此外,有媒體報道稱,部分民主黨議員呼吁進一步審查馬斯克企業與聯邦政府間的合同關系,質疑其是否存在不當利益交換。這一系列動態預示著特朗普與馬斯克關系破裂的影響,已遠超二人個人層面,正在引發更廣泛的政治和經濟連鎖反應。
作者:黃楚瀅,民智國際研究院研究助理,北京外國語大學本科生,研習興趣為公共政策分析,中美關系,美國國內政治與外交政策。
編務:黃楚瀅
責編:梁雨迪
圖片來源:網 絡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民小智君!
轉載:請微信后臺回復“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