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日本很多次了,住過的酒店不計其數。有國際五星,有民宿,也有溫泉旅館,最多的就是各類日本連鎖酒店。
疫情后,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東橫inn。
日本酒店有一個特殊的規則,同樣的房間,一個人住與兩人住,價格相差很大,比如說,雙人要700,單人只要390。所以,來日本旅行,住單人間最劃算。我住過最便宜的東橫inn,是成田機場店,單人住含早餐,居然不到三百。
這次,我來大阪,正好遇見大阪世博會。本以為酒店價格會很高,沒想到,居然可以訂到三百多的東橫inn。
客房面積不大,只有國內全季的五分之三左右,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掛鐘、冰箱、空氣過濾器、燒壺水、空氣除臭劑、密碼箱、電視機、溫度計電話,鏡子、空調、可彎曲床頭燈、應急手電筒、自動馬桶蓋。
無論哪個分店,都有6本書,分別是:新約圣經、和英對照佛教圣典,另外幾是家庭雞湯。這些書都是全新的,根本沒人看,但酒店老板依然執著,每個房間都有。
墻上還有一幅畫,下面特意標注,如果喜歡,可以聯系酒店購買。我非常納悶,這么爛大街的裝飾畫,也有人看得上?
東橫的早餐也不錯,非常符合華人的胃口,米飯敞開供應,吃到飽為止,如今米價飛漲,這些大米,可能都是日本人民從牙縫里擠出來的,真是讓我感動得老淚縱橫。
東橫inn最大的特點就是——干凈。這酒店的設備稱不上高級,但干凈毋庸置疑。我住的這家東橫inn,2019年開業,至今已經6年。墻壁依然跟新的一樣。我仔細觀察每個角落,白色墻紙上,找不到一絲污漬。而且每家分店都是如此,真不知道是如何做到的!?
在幾乎所有酒店里,比較容易折舊的吹風機與燒水壺,在東橫inn幾乎都跟新的一樣。
我特意彎腰看了洗臉盆下面的五金件和水管,依然那么干凈,用手摸了摸,沒有任何污垢。
地漏和洗臉盆出水口,都看不見任何毛發,我用手一扣,手指依然干凈。說實話,這比我家阿姨剛打掃過的衛生間,要干凈太多!也比國內多數五星酒店干凈。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這種干凈,我想應該是“病態”。這里的“病態”是一個中性詞,既非貶義,也非褒義,只是有點極端。東亞各民族,表面上看都非常中庸,但實際上都有點極端,這種極端自己感覺不到,但看在他人眼里,卻很不尋常。就比如中國人的勤勞,在外人看來,也很難理解。
東橫inn的入住時間是下午3點,退房時間是早上10點,中間留了5個小時搞衛生。這種干凈對旅客來說,體驗當然很好。但我還是那句話,有些事情應該適可而止。
打掃衛生這件事,做到90分容易,但要做到99分,付出的人力成本要成倍增加,邊際效益其實很低。對大多數顧客來說,90分和99分的區別,很難感覺到。像我這樣,用手指扣地漏的人,畢竟是極少數。
美國的酒店不如日本干凈,但美國連鎖酒店開遍全世界,而日本酒店的國際知名度,還不如法國。法國人搞衛生也一般般,但宜必思酒店幾乎每個國家都有,存在感遠超日本。
做事情,細節當然重要,但全局感和大方向更加重要。這就是日本特色,在細節上埋頭狂奔,一不小心就跑錯方向,想回頭,已經來不及了。
據我觀察,日本很多酒店已經啟用外籍勞工,比如印尼和尼泊爾。但東橫依然是日本人,而且都是一些滿頭銀發的老太太。這些人做事的認真程度,讓我震驚。
有一次,我回酒店休息,一個日本滿頭銀發的老太太,正在跪在地上清理地毯,她向我鞠躬問好,嘴上念念有詞,額頭都快碰到地板了。
這一套禮儀,對她來說,習以為常,而對于我,卻不知所措。我是應該跪下來,給她回禮呢?還是把她扶起來呢?這是個大問題。
幾乎每個東橫inn的前臺,都有一個中國籍員工。其中一個告訴我,東橫的設備比較普通,但他們投入的人力比其他同行多。這“病態”的干凈,都是那些日本大媽用時間堆出來的。
等這批日本大媽慢慢老去,新一代的日本人能否保持這種“病態”的干凈?我很懷疑。如果交棒給外籍勞工,那些印尼人,孟加拉人,能否延續這種“病態”的干凈,我更懷疑。
所以,要體驗“病態”的日式干凈,還是趁早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