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寸感:微妙的人際邊界
看到這樣一個令人唏噓的分手故事:
女孩和男孩的八年戀愛,感情非常穩定。
但在有一天,女孩無意中發現:
男孩在過去的一年里,跟他的碩士女同學天天微信保持聯系,會互相分享歌曲,美食信息;
兩人也會在每周導師例會結束后,撇下另一個同門的男生,單獨一起吃燒烤,下館子,從不間斷;
男孩甚至在出差去國外時,只幫女朋友和這個女同學帶化妝品,在和女朋友制造新年驚喜的空檔,也不忘給女同學回一句:新年快樂!
女孩發現了這一切,欲哭無淚。
她沒有想到,自己曾經以為在異性面前非常有分寸感,對自己有責任心,也很溫柔體貼的男友,什么時候竟然成為別的女孩的“靈魂拍檔”?
雖然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劈腿行為,但她無法原諒。不管男孩如何痛悔,挽留,她都決心要分手。
有人說她小題大作,有人說干得漂亮,對待虛偽的“渣男”,就是應該這樣不留情面。
“沒有分寸感”,的確是一個曖昧不明的灰色地帶:沒有出軌,卻為什么具有和出軌同樣的殺傷力?
處于親密關系中的人,天然的是有排他性,這種排他性,不僅僅在身體層面,也在一種很微妙的精神層面。
不僅身體當然不能跟別人融合,心也不能距離別人太近,至少不能近過我吧,或者說跟我一樣近。
我是他心中最重要的人
在電影《甜蜜蜜》中,黎小軍給未婚妻和情人李翹買了一模一樣的手鏈,當同樣親密的位置上被放上兩個人的時候,實際上證明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唯一的那一個了。
在戀愛中,誰都不喜歡分享,誰都不愿意自己并不是最重要的那個。
這就是“分寸感”的重要性:不僅是出不出軌的道德問題,重要的是通過這些細小的行為去確證自己是不是對方內心中最重要的人。
你離我是最近的,其他人都被你排除在我倆的結界之外,這才是讓感覺到安全和放心的親密關系。
當然,這其中勢必有一個分歧在:
每個人對于“分寸感”的定義是不一樣,也許有的人比較在意這件事的分寸感,而伴侶在意另外一些事情的分寸感。
有時候男性大大咧咧,覺得我只不過是幫“異性兄弟”一個忙,可女友眼中,那位“異性兄弟”怎么看怎么像潛在情敵。
有時候女性,同樣也覺得我只不過找男閨蜜聊聊天,可男友會想,同樣是男人,為啥你要找他聊而不找我?難道我還不如他?
所以這時候還包含著另一重“伴侶心中我的重要性”:即使我倆標準不一樣,你也愿意照顧到我的感受,為我的感受而保持以我標準為主的“分寸感”。
這說明我該多么重要??!
甚至比兩人三觀一致而言,對異性保持分寸感更叫人感動呢!
“分寸感失調”:親密關系深層鏈接警報
“我希望自己在他心中是最重要的”這句話并沒有錯,這是人性。
然而為何伴侶的所作所為,會在這個點上讓人失望?
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這段親密關系在深層鏈接上本就出了問題,而“分寸感失調”只是深處“病灶”的外部表象而已。
文章開頭說到的這個故事,有一個背景材料的補充:
他倆并不存在“分寸感”標準不同的三觀問題,男孩也是認同女孩所在乎的那一切和異性保持距離的準則的。
但問題是,女孩遵守了,男孩卻突破了,為什么呢?
女孩最感覺到被傷害的地方也是,你為何要偽裝那么久來欺瞞我?
是啊,為何,八年的感情,讓兩個曾經非常坦誠的兩個人不知不覺有了裂痕?
為何男孩更愿意和女同學分享自己生活中的一切?
究竟在怎樣的互動中,女孩繼續做著自己而對男友真實心意一無所知,而男孩漸漸無法在女孩面前做自己卻沒有勇氣承認?
這些是從女孩的敘述視角里看不見的東西,我們更加不知道發生過什么,但通過這些種種跡象,似乎不難看到,這段相處八年的感情,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失聯了。
也許表面看還是甜甜蜜蜜,但內心卻已越走越遠。
對于外在分寸感的重視,很多時候恰好是內心不安全感升騰的體現,當兩個人內心真的非常接近,彼此心意想通,自然而然就不會太過在意“分寸感”。
《紅樓夢》里開始的時候林黛玉總是對賈寶玉是不是把她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格外敏感。
因為寶玉看起來跟任何姐姐妹妹都沒有“分寸感”,尤其是對最大的競爭對手寶釵。
但自從一次偶然機會聽到寶玉說“林妹妹從來不說那些(仕途經濟)混帳話”之后,她明白了在寶玉心里,只有她與其他女子地位不同,是真知己。
從此以后,天性敏感的林黛玉很少再去懷疑賈寶玉是不是把她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因為他們之間有非常深層鏈接,所謂“分寸感”反而不是最讓人掛心的事情了。
許多關系開始“失了分寸”,或者其中一方開始格外“留意分寸”,都有可能因為彼此在細小瑣碎的失望中消磨掉了親近和信任,潛在的動力已經克制不住地往外走。
暗暗地在“分寸感”上越界的做法來隱隱地表達對這段關系的攻擊,是某些無法直接表達攻擊的人無意識的“陰謀”。
過于在意“分寸感”:對欲望的恐懼和壓抑
有一個讓人可能不太能接受的事實是:
那些過于敏感關注對方“分寸感”的人,其實未必比“越界”的人“高尚”多少,而極有可能是對欲望有著更多的恐懼和壓抑。
親密關系的排他性,是人的天性之一;而希望吸引更多異性的關注愛慕,也是人的天性之一。
對“分寸感”過于敏感的人,很可能是嚴格要求自己,同樣也希望伴侶遵守同樣的標準,潛意識深處都在害怕欲望的不受控。
二十年前有一部電視劇《空鏡子》。
其中何冰飾演的一位小肚雞腸的丈夫對小陶虹飾演的妻子特別不放心,就連結婚時穿婚紗都恨不得她不要把脖子露出來,更別提妻子和其他男性的一些日常交往了。
有意思的是,劇中同時暗示這位丈夫的性能力仿佛不太“行”,他這種“不太行”極有可能并不是器質上的原因,而是來自于心理上的性壓抑。
分寸感被打破:重新認識關系和自我的開始
伴侶認為對方和其他人的分寸感被打破,是關系的一個危機,同樣也可能是一個轉機。
有可能進入道德審判而走向分崩離析,正如文章開頭的故事一樣。
有可能進入道德審判而繼續關系,形成心理上一高一低的不平等關系模式。
而如果我們不進入道德審判,而開始借此對關系、對自己的底層欲望,進行一些分析和了解的話,那么不論關系是斷是續,都能夠斷得明白,續得清晰。
正是:分寸感動蕩的一小步,是了解自己內心的一大步。
BREAK AWAY
01
02
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