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州科大醫院精神心理科的診室里,陳春蓮主任經常遇到這樣的患者:"醫生,我整夜睡不著覺,安眠藥也不管用,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經過詳細問診,她發現這些長期失眠的患者中,有近七成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或焦慮癥狀。
35歲的張女士就是典型案例。她最初因為工作壓力大出現入睡困難,后來逐漸發展為整夜輾轉反側。在輾轉多家醫院服用各種安眠藥物無效后,她來到鄭州科大醫院。陳春蓮主任通過專業評估發現,張女士的失眠背后隱藏著中度焦慮和輕度抑郁。"很多人把失眠當作單純的睡眠問題,實際上它往往是心理問題的前兆信號。"陳主任解釋道。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睡眠與心理健康存在著雙向影響的關系。長期失眠會導致大腦神經遞質失衡,特別是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等物質的異常分泌,這正是抑郁焦慮的生理基礎。反過來,抑郁焦慮又會加重失眠,形成惡性循環。陳春蓮主任在臨床中發現,這種"失眠-抑郁焦慮"的共病現象越來越普遍,在中青年群體中尤為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患者早期只關注失眠癥狀,卻忽視了情緒變化。陳主任提醒,如果出現持續兩周以上的失眠,并伴有情緒低落、興趣減退、莫名緊張等癥狀,就要警惕抑郁焦慮的可能。在鄭州科大醫院精神心理科,醫生會通過專業的心理評估量表、病史分析等方式進行綜合判斷。
針對這類患者,陳春蓮主任建議采取"身心同治"的方法。除了必要的藥物治療外,認知行為療法、正念訓練等心理干預同樣重要。同時,建立規律的作息習慣、適度運動、減少咖啡因攝入等生活方式的調整也必不可少。"治療的關鍵在于打破失眠與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陳主任強調。
如果您或家人長期受失眠困擾,并伴有情緒問題,建議及時到專業醫療機構就診。鄭州科大醫院精神心理科陳春蓮主任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的診療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