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高考取得611分的成績,打小就一直跟隨母親生活,尤其是去了深圳之后,就以為爸爸已經(jīng)去世了。在高考分數(shù)出來之后,竟然意外見到“死而復生”的爸爸,心中不由感慨,爸爸竟然還活著?那么這個家庭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01
張東和母親林麗一直生活在繁華的深圳市,母親是一名來自湖北的普通農村婦女,他的記憶中,父親是湖北某縣城的一名公職人員。
從母親的口中,張東獲悉,姥姥去世的早,母親和姥爺相依為命多年,因為家庭條件差,母親初中畢業(yè)后就開始打工,此后和父親張輝相識。
林麗嫁給張輝,曾遭到了張輝父母的強烈反對,即便二人結婚兩年、有了兒子張東依然不被張輝的父母接納。于是要強的林麗決定走出家庭,自己干出一番事業(yè)。
原本林麗讀書期間成績非常不錯,如果不是因為父親出了一些事情,他可能會和一些同學一樣上高中、讀大學,找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
張東3歲那年,林麗把兒子送到幼兒園后,開始在一家公司當業(yè)務員,推銷飲料。雖然辛苦,但是她很清楚,業(yè)務員能夠提升自身的能力,如果干的好,提成非常可觀。
那個時候,張東的課余時間幾乎都是跟著母親“掃店”,超市、賓館、酒店、飯店……,母親辛苦的樣子一直縈繞在他的腦海中,而且,母親似乎特別喜歡和他分享自己的成績。母親辛勞的付出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對張東起到的一定的潛移默化作用。
張東兒時的記憶中,父親頻繁出差,晚上常常有應酬,有時候一兩個月都見不到父親的身影,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都變得很困難,這讓張東對父親的感情越來越淡。
相反,母親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把張東帶在身邊,張東漸漸長大后,甚至有時候都能夠幫母親做一些業(yè)務,這讓母親感到十分的欣慰。
張東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母親因為業(yè)務出色,和公司的一位老總一起被派往廣東深圳的總部工作,她原本想把張東留在父親的身邊,等兒子小學畢業(yè)之后再去深圳讀初中。
張東留在父親身邊半年,幾乎都是自己照顧自己,父親沒時間管他。張東經(jīng)常一個人在家里吃泡面,林麗給兒子打視頻電話時發(fā)現(xiàn)這種狀況,當即就把張東接到了深圳。
張東去了深圳才發(fā)現(xiàn),母親一個人也過得挺苦的。原來,母親跟原公司的老總到總部后,那名老總備受排擠,憤然辭職,母親也受到牽連,被辭退了。
林麗住的租房又小又潮濕,家具電器全部都是舊的,可她非常樂觀,說到了大城市才知道外面的世界真大。林麗先給兒子找了一所學校借讀,張東課余時間除了做功課,依然陪著她跑業(yè)務。
失去工作的林麗決定從頭開始,從最基層的業(yè)務做起。這一次,她選擇了一家金融公司做貸款業(yè)務,為了獲得更多的業(yè)務量,一天要打無數(shù)個電話,也盡可能的去拜訪多的客戶。張東就背著書包跟在母親后面,見識了形形色色的人,也看到的母親受了很多委屈。
即便如此,林麗從不在兒子面前發(fā)一句牢騷。林麗總是對張東說:“我多吃一點苦,就能夠幫家里多掙一分錢,以后你上大學更有保障。”
林麗的目標就是在深圳買房落戶,一直為了這一目標奮斗,而張東小小年紀就在心中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不讓母親為自己擔憂。
張東小學六年,幾乎陪著林麗在她的創(chuàng)業(yè)路上奔波,他的腦海中總是浮現(xiàn)林麗白皙的臉被陽光炙烤得緋紅,林麗卻很樂觀微笑著說:“我們的好日子就快到了……”
02
林麗除了跑業(yè)務,另外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學習。每個周末,她風雨無阻,抽出半天時間陪張東到圖書館。張東最初以為母親是陪他讀書,后來才發(fā)現(xiàn)母親自己也在學習,這一點兒對張東的影響是很大的。
林麗說:“我的文化程度不高,必須要加強學習,補自己的短板,否則就會被時代淘汰。”
張東上初中的時候,林麗換了一份工作,在一家商貿公司當業(yè)務員。那個時候,張東的學習相對緊的,林麗跑業(yè)務的時候就不要他跟隨,讓他把時間花在學習上。
林麗在跑業(yè)務的同時,也在為落戶深圳做準備。而且他還有一個打算,就是讓張東讀重點高中,因為重點高中教育質量好,考上大學的幾率要大得多。
張東上初中二年級的時候,終于離開了狹小的租房,林麗租了一個小套間,條件改善了不少,可她比以前更加忙碌了。每天幾乎是掐著時間吃飯,家里的衛(wèi)生、洗碗、洗衣服都落在張東的身上。
張東早已習慣了林麗的繁忙,不過林麗再忙,也沒有放松對張東的學習監(jiān)督。林麗給張東灌輸?shù)睦砟罹褪牵拔疫@么拼命,是為了你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將來不要像我這樣勞累。”
林麗最終是花了一些錢將張東送進了一所重點高中,張東在初中的學習成績只能排到中上等,進入重點高中后,明顯感到的壓力倍增,成績下滑得很快。期中考試,成績已經(jīng)到了中下等水平,這讓張東備受打擊。
有一天晚上,林麗回來很晚,已經(jīng)快12點了。看到張東一邊做作業(yè)一邊在流淚,她突然有些心疼兒子,就走過來問他怎么了?
張東抱著林麗哭著說:“作業(yè)還沒有寫完,明天又要被老師罵了,可是我好困,想睡覺。”
母親拍著張東的背安慰說:“兒子,你跟媽媽生活了這么多年,媽媽什么時候叫過苦、喊過累?咱們就是憋著一口氣,不讓別人看不起,媽媽也不睡,陪著你把作業(yè)做完。”
張東跟隨母親生活這么多年,當然理解母親的話,也就要著牙堅持了下來。
為了提高張東的學習,林麗不惜花重金請的一對一的老師給張東補課,而且她相信別的孩子能做到的,自己的兒子也一定能。她給兒子做了榜樣和表率,兒子一樣能夠養(yǎng)成不畏困難的堅韌性格。
林麗的想法的確不錯,兒子自小受她的影響,有一股子鉆勁,在林麗和補課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張東的學習成績穩(wěn)步提升。
張東上高二的時候,他們搬進了自己的新房子,讀高中三年級的時候,一向繁忙的林麗終于放慢了自己的節(jié)奏,張東每天回家?guī)缀醵寄艹缘侥赣H做的飯菜。高三的下半年,林麗一直陪在張東的身邊,而且晚上他無論做作業(yè)多晚,林麗都會默默的守著。
03
相對于張東和林麗的快節(jié)奏生活,張東的爸爸張輝在老家的縣城里生活一直平靜得多。隨著年齡的增加,事業(yè)也止步不前,他對事業(yè)的追求越來越少,業(yè)余時間醉心于拍攝。
林麗越發(fā)覺得她和丈夫成了兩個世界的人,常年的分居生活讓二人的婚姻出現(xiàn)了裂痕,電話打得越來越少,即便二人偶爾聯(lián)系一下,也沒有太多的話要說。
那天,林麗發(fā)現(xiàn)丈夫又在曬自己的攝影作品,心中就來氣,一個電話打過去說,“你能不能有點兒追求,整天拍些花花草草,有意思嗎?”
張輝原本想讓妻子表揚一下自己攝影技術有所提高,不想被林麗當頭澆了一盆涼水,心中很窩火,說:“你又發(fā)什么神經(jīng)?這些年你不讓我到深圳看兒子,怕我影響兒子也就算了,我干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你還管得這么寬?”
林麗立即沖著張飛吼道:“你整天就是無所事事,但凡你有點進取心,也不至于我一個人帶著兒子在深圳打拼這么多年,也不會擔心你和兒子聯(lián)系會影響他。”
這件事兒之后不久,林麗專門回了一趟老家,和張輝辦了離婚。
當然,他們并不是真的離婚,而是為了在深圳買房,因為林麗打聽過了,離婚后能夠享受首套房貸的政策福利,只需要出三成的首付。當然,她還有一個偏激的想法,就是徹底打消丈夫來深圳的念頭,以免影響兒子的學習。
為了幫助林麗實現(xiàn)夢想,張輝只能夠妥協(xié),因為林麗說了,不能擁有一套住房,就不算一個深圳人,買房子也是為了兒子以后好在深圳發(fā)展。
林麗在離婚后,實際上還是有一段時間陷入的沉淪,但是想著兒子成績不斷的進步,自己在深圳有了自己的房子,她又很快釋然了。不管怎么說,自己做了這么多,都是為了兒子今后有個好前途。
兒子終究沒有讓林麗失望,高考取得了611的好成績,比起平日考試的成績都好。成績出來的當天,林麗終究忍不住內心的激動和喜悅,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前夫張輝。
張輝在聽到這個消息后,心中五味雜陳,感覺自己活得很失敗,兒子取得這樣的成績,沒有他這個當父親的半點兒功勞。兒子小時候,他忙于工作,沒有幫兒子,哪怕是輔導功課都沒有。兒子大了之后,一直跟著林麗,林麗擔心他影響兒子,都不讓他和兒子聯(lián)系。
張輝就去了前岳父的家,林麗之前一直想把父親接到深圳住,可老爺子說在農村里住習慣了,不愿意離開他生活一輩子的地方。
這些年林麗回老家的時間很少,平時就給老父親寄點兒錢回來,老父親不缺錢用,卻感到孤單,照顧老爺子的事情都落在張輝的身上。
張輝和前岳父在一起喝酒,把兒子高考考了高分的事情告訴了老爺子,老爺子沒有說什么,而是歉意的對張輝說:“你是個好男人,配林麗綽綽有余,只是她心太高了,正好借兒子考上大學的機會,去給兒子祝賀一番吧!”
張輝說:“是我配不上他,他想做翱翔的雄鷹,而我只是一只滿足于現(xiàn)狀的麻雀。”
老爺子哈哈一笑說:“她飛得再高,還不是為了兒子。”
04
張輝也就想明白了,于是就乘車來到深圳。他沒有提前告訴林麗,所以當他出現(xiàn)在林麗的家門口時,讓林麗和兒子都感到驚訝。
兒子見張輝“死而復生”,立即撲進爸爸的懷里,詫異的問道:“爸爸,原來你還活著?真是太好了。”
張輝聽兒子這么一說,頓時感到一陣尷尬,他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在兒子心中竟然是個“死人”。
張東讀初中的時候,總是在林麗面前提到,為何不讓爸爸過來幫她?林麗想到丈夫那種不求上進、安于現(xiàn)狀的態(tài)度,加上對公公婆婆的怨恨,就對兒子說:“你爸爸已經(jīng)死了。”
原本林麗說的是氣話,可聽話、懂事的兒子信以為真,真以為爸爸早就不在了,就再也沒有和媽媽提起過爸爸。林麗這些年回老家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每次回去都是獨自一人,并沒有帶上兒子,就給兒子一種錯覺。
林麗希望自己奮斗的經(jīng)歷,激發(fā)兒子學習的動力,就越發(fā)不希望張輝來打攪他們母子的生活,林麗沒有向兒子解釋他爸爸為何“死而復生”,而且兒子考上大學,完成了她的心愿,兒子將來會從身邊飛走,她還需要一個臂膀依靠,所以準備和張輝復婚。
這些年的拼搏奮斗,其實讓林麗也感到很疲乏,壓力很大,放下工作,陪伴兒子的半年里,生活節(jié)奏慢下來,她才感到生活中的樂趣。
張輝來深圳之后,林麗和兒子陪著他在深圳玩了幾天,一家三口在一起的那種幸福安逸,無不沖擊著林麗的內心。她似乎終于明白,無論自己飛得多高多遠,這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個母親陪伴兒子成長的經(jīng)歷,母親再要強,其實子女都是他們內心的軟肋。
就如同文的林麗,飛到再高再遠,回過頭來看看,表面上是為了爭一口氣,實際上還是為了兒子的成長鋪就道路。
林麗出身普通的農村家庭,嫁給了有固定工作的丈夫。原本看似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實際上也暗示,林麗是一個不簡單的女子,在她后來的奮斗歷程中,也的確說明了這一點。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她不是一個平庸之人。而兒子高考的成績,一定程度上說明,沒有丈夫的支持,沒有婆家的支持,她不僅能夠在深圳買房,還能夠培養(yǎng)出一個非常出色的兒子。
或許一些人不能理解林麗的所為,其實,當一個人被逼到絕境時,會把自己的潛力發(fā)揮的淋漓盡致,展現(xiàn)出的能力會讓很多人驚訝。
當然,林麗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培養(yǎng)兒子,就如同她跑業(yè)務的過程中,把兒子帶到身邊,讓兒子切身體會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打小培養(yǎng)兒子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的性格,這種培養(yǎng)兒子的方式很新穎。
當然,林麗不讓丈夫見兒子的舉動,還是不可取的,無論她有萬般的理由,但是讓兒子一直生活在類似于單親的家庭,對兒子的成長還是不利的,容易造成兒子性格上的缺失。盡管張東高考取得了高分,那么他心理上是否健康?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各種辦法層出不窮,但是希望他們在培養(yǎng)兒子取得高分的情況下,更要注意孩子身心的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