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華北江淮的老鄉注意了,未來幾天天氣要幫花生“瘋長”了。不少農戶看見花生秧子綠油油竄高就高興,卻不知藏著減產隱患。數據顯示,超八成低收入農戶碰到過花生倒伏、空殼多的問題。
2024年全國主產區因倒伏損失38億元,“只長秧不結莢”是大麻煩。
花生控旺啥意思?
就是別讓莖稈瘋長,把營養留給地下的莢果。為啥會旺長?前期氮肥多、種太密、高溫高濕,中后期雨多最常見。
山東河南老農有句話說得好:“秧高不過膝,莢滿掩地皮”,這是經驗也是科學。
零成本控旺第一招:人工踩秧。株高30到35厘米時,輕踩主枝分叉點。
遼寧海城試過,踩過的花生高桿少了63%,雙莢率提高15%,效果看得見。
第二招鋤頭斷根,在株外10公分處刨10到15厘米深,斷側根讓營養往果實跑。黏重土和雨后用這招最有效,連續兩年斷根,畝產最高能增18%。
第三招“以草克草”,花生行間撒點短生綠豆黑豆,搶肥后翻入土當有機肥。
皖北豫西旱薄地常用這法,小豆既能壓旺長,還能肥地,一舉兩得。要是人工間作控不住,就輔助用藥,選低殘留的調環酸鈣、烯效唑。
安徽鳳陽試驗,藥加人工控旺,三年平均畝產增12.7%,藥費畝均不超5元。
碰到連陰雨怎么辦?
先排水,撒草木灰吸濕補鉀,再低劑量補藥防葉斑病。控旺后別閑著,多去地里巡查,該噴藥補針就補,提高有效果針數。
實測科學控旺加補針,莢果率能從64%提到80%以上,這差距可不小。
獨居老人和留守婦女管地難,更要試試零成本控旺,別讓辛苦白費。花生要增產,細節是關鍵,踩秧、斷根、間作豆,每一步都得做到位。別覺得麻煩,老一輩常說“窮種田也要學細致”,小成本能換大收成。
地不虧人,細管才出飽莢果,現在就去地里看看花生多高了。
行動清單:明天量株高,準備好鋤頭和豆子,后天聯系農技站問細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