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網絡|快來查看本期科學新聞吧~
每周一,【把科學帶回家】的編輯們將為你帶來一些有趣的本周新聞,幫你輕松地開啟這一周!??????
【第49期】看點
科學新聞
太空里是什么味兒?有的地方像貓尿,有的地方像火藥
花 7000 元買煤炭行業報告,驚現《我的世界》游戲攻略? AI 內容污染互聯網……
讀者留言
當爹的都想要哪種機器人?
太空里是什么味兒?
有的地方像貓尿,有的地方像火藥
除了在星體附近,太空中絕大部分地方是真空的,因此不會有什么氣味。不過一些行星周圍會有氣體存在,如果能分析這些氣體的成分,或許就能推測出它大概是什么味兒的。
一些科學家正在做這件事。Marina Barcenilla是一位天體生物學家,也是一名香水設計師,致力于復刻出太空中可能存在的氣味。
比如木星有點像一顆臭氣彈。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木星的對流層有一個復雜的云系結構,頂層是由氨冰構成的,Marina將這種氣味比喻成貓尿。向下走會遇到硫化氫銨或硫化銨構成的云,而硫化物的特點就是具有臭雞蛋味兒。土星深處的氣味類似汽油,并且還帶有大蒜味兒。
木星大氣層下面的壓力是地球大氣壓的10倍,所以想要登陸(雖然沒有陸地)木星會承受很大的壓力,但是在被巨大的壓力壓垮之前,你可能就會因為受不了那股氣味兒想要選擇去世。Marina表示:“在你被巨大的壓力壓垮之前,你可能會希望自己先死一死。”
2024年初,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木星照片。丨NASA
當然這些氣味只是科學家根據氣體中化學成分的推測,其他行星表面到底有什么氣味,我們現在還沒辦法驗證。不過真正出艙行走過的宇航員,描述過他們聞到的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氣味。
宇航員經常用“火藥”“燒烤”“熱金屬”“燒焦的肉”或“金屬焊接”這類字眼來描述他們剛結束太空行走,返回空間站,摘下頭盔那一瞬間聞到的味道。前美國宇航員Tom Jones則將這種氣味比作臭氧。這種氣味究竟從何而來?
雖然太空幾乎是真空的,但它并非一個完全沒有任何粒子的空間。有關這種氣味的來源,一種解釋是它與空間站周圍漂浮的氧有關。太空中的紫外線會將氧氣分子(O2)分解成兩個單獨的氧原子,這些氧原子可能會附著在宇航服、空間站的氣閘艙壁,或者其他暴露在太空中的物品上,引發化學反應,形成臭氧,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氣味。
另一種解釋是這種氣味與恒星爆炸有關。一些恒星演化到接近末期時,會上演一場爆炸。隨著爆炸會產生多環芳烴氣味分子,燒烤后的食物、煤炭、石油等材料都含有這類物質。不過,NASA的太空行走飛行控制員Miranda Nelson表示,這些解釋都缺乏官方研究數據。
超新星(即恒星爆炸)留下的殘骸。丨NASA
2023年,英國卡迪夫大學天體物理學家Subhajit Sarkar借助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分析了一顆系外行星的氣體成分,認為當中含有二甲基硫醚,而這被認為是“大海的味道”的來源。2025年,Subhajit和他的同事又重新探索了這顆行星的大氣層,發現了一些在地球上只有浮游植物和其他海洋生物才能產生的化學物質。但是目前還無法確定在那顆遙遠的行星上,是否能由非生物產生這些物質。
所以在科學家的想象力和努力下,也許有一天我們不用登上太空,就能聞到那里的味道(盡管沒那么好聞)。
花7000元買煤炭行業報告,
驚現《我的世界》游戲攻略?
AI內容持續污染互聯網……
在一份售價7600元的《2023-2028年中國煤炭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中,網友發現,目錄里出現了一些奇怪的內容:
“煤炭(Coal)出自《我的世界(Minecraft)》,是可再生資源,收獲來自煤礦石以及擊殺凋靈骷髏獲得1-3個……”
怎么回事!花幾千元購買的行業報告,怎么就變成了游戲攻略?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的證據又增加了……可能你也意識到,這是AI胡言亂語的結果。
根據新聞報道,發布該報告的上海觀知海內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的接線客服表示,報告里并不存在這些文字,網頁上這些異常內容不知道是怎么出現的。但是,這也讓人不免擔憂,我們如今在互聯網上獲取的信息,有多大程度是AI生成的,是否真實呢?
近期就發生了一件讓人擔憂AI過度使用的案例。如今,大學畢業生也許已經掌握了熟練使用生成式AI的能力,但當他們走入職場,一些對于AI的誤用也許會捅出大簍子。
美國猶他州法院最近發現,一名實習律師提交的法律文件中包含多例引用錯誤的案件。而且,有一個案件不是真實的,人們找遍了法律數據庫也沒有找到這例案件,應該是ChatGPT編造的。
對于實習律師來說,日常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核查每件案例的真實和準確性。這名律師在沒有告知的情況下誤用AI,很有可能影響法院的判決結果,造成后續的錯誤和損失。所以,這名律師后續也被解雇了。
而這一事件引起了一些大學老師的擔憂,在一項采訪中,有幾名教授就表示,為了避免AI幫學生寫作業,他們不得不開始實行課堂測驗,布置一些當堂完成的寫作任務。還有些老師覺得,應該持有更開放的心態,鍛煉學生用AI頭腦風暴和列提綱的能力,但他也擔心,AI和其他適應算法的軟件,最后都會讓學生難以獲取更多有價值的、有創造力的內容。
教師們之所以會如此擔心大學生對AI的依賴問題,是因為當他們畢業后,對AI使用的教育不當將會產生更嚴重的后果。不管AI已強大到何種程度,所有人都要用更負責任的方式利用好它。
【讀者留言】
當爹的都想要哪種機器人?
本周日就是父親節了,先提前祝各位爸爸節日快樂!
萬物編輯部今年父親節策劃了一個征集活動,我們邀請小讀者,為自己的爸爸量身定制一款機器人。畢竟在這個AI+時代,人工智能已經能在很多事情上幫我們的忙,那么在孩子眼里,爸爸最需要AI的哪種buff加持呢?
不管你是爸爸、媽媽還是孩子,都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讓我們了解你想要什么樣的機器人助手吧~
如果你是孩子,可以掃碼投稿!我們會在孩子的投稿里評選出TOP5刊登,敬請期待!
撰文 Skin,Ziv,比鄰星
參考資料:
太空味道
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250522-what-does-outer-space-smell-like
https://www.livescience.com/space/what-does-space-smell-like
https://www.cbc.ca/radio/asithappens/space-smell-1.7551240
https://www.sciencefocus.com/space/what-does-space-smell-like
AI內容
[1]https://www.404media.co/teachers-are-not-ok-ai-chatgpt/
[2]https://www.abc4.com/news/local-news/utah-lawyer-filing-chatgpt/
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轉載請聯系:bd@wanwuweb.com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后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發布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注我們,點亮在看,分享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