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把家里用了10年以上的老空調換了,用了國補加以舊換新,每臺不到1000元。
去年這個時候,狗東上同款價格,1599元;等于優惠了37.5%。
國補的羊毛,薅得很開心。
國補,今年最熱的消費話題之一。
商務部門數據:
截至4月24日24時,遼寧汽車以舊換新申請9.8萬臺,申請補貼資金13.9億元,帶動汽車銷售額超135億元;
截至4月24日24時,江蘇家電累計銷售767.4萬件,實現銷售額182.9億元,累計使用補貼資金33.9億元;
奧維云網數據:
截至5月31日,國補資金消耗總額1550-1650億,預計6月在“618”等大促催化下單月消耗達500億左右,合計消耗預計達2100億元左右,占總規模3000億元的70%左右。
樸素的經濟理論,國補是用看不見的手,刺激經濟增長。
補貼方式促進消費→企業生產規模擴大或者庫存減少→企業財務狀況轉好→保持或增加就業規?!€定收入水平和預期→保持消費動能
這個閉環,就是“國補”的乘數效應。
綜合各研報數據:
截至2025年4月29日,全國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超420萬臺,大幅超過2024年總量,相當于2024年工作總量的304.3%。自2024年9月工作啟動以來,全國已累計售舊、換新各558萬輛;截至4月13日,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帶動新車銷售101.2億元
截至3月末,乘用車市場,全國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已達176.9萬份
2025年1-4月,家電以舊換新帶動銷售1745億元
截至4月27日24時,家裝廚衛累計“煥新”4090.6萬件
截至6月1日,“雙新”拉動消費已突破1萬億元。
國補資金來源于超長期國債。
2025年,國家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比上年增加1500億元;家電以舊換新、汽車報廢更新等領域補貼資金按照總體9:1的原則實行央地共擔,東部、中部、西部地區中央承擔比例分別為85%、90%、95%;
中央出大頭,地方出小頭。
按照5月底國補資金總消耗1600億的均值計算,地方上承擔的最多也就是240億元;這點錢地方上還是能拿得出的。
進入五月底后,部分省市暫停了“國補”。
截至6月9日,已知江蘇、湖北、北京已全面暫停,廣東除深圳江門外大部分城市暫停,重慶限量發券,遼寧、山東、河北限制國補數量,河南部分地區暫停......
某平臺直播截圖
部分自媒體解讀為地方資金壓力吃緊,開始關閉通道。這個解讀,有點歪曲和故意了;完全不排除部分商家人為制造緊張的引流。
國補政策的持續性,是拉動內需的重要手段,如果“國補”停了,下半年的消費增長出現變數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這是政策制定者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透露,各地第二批補貼資金正在陸續撥付中,第三批政策也已啟動規劃。這意味著本輪暫停,是第一輪資金用盡,第二輪尚未完全到位的“空擋期”。
未來“國補”大概率要補上BUG,包括跨區消費、商家明補暗漲、限制賬戶。
線上消費轉向線下消費,把平臺的盛宴變成地方的消費復蘇,可能是下階段“國補”的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