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藝術,自古以來便是人類情感與思想的載體,它如同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穿越歷史的長河,見證著時代的變遷與文化的演進。在中國這片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土地上,藝術家們始終肩負著探索與創新的使命,他們以獨特的視角、敏銳的感知和無畏的勇氣,不斷突破藝術的邊界,試圖在時代的浪潮中掀起一場場未完成的藝術革命。
“破界”一詞,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中國藝術家們在藝術創作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他們打破傳統與現代的界限,跨越東方與西方的文化隔閡,融合不同藝術形式與媒介的壁壘,以全新的理念和手法,重新詮釋藝術的內涵與外延。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挑戰了既有的藝術規則,更引發了觀眾對于藝術本質、社會現實以及人類精神世界的深度思考。
然而,這場藝術革命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個持續演進、不斷深化的過程,充滿了未完成的探索與未知的可能性。藝術家們在探索的道路上,始終保持著對未知的好奇與敬畏,他們深知藝術的邊界是無法窮盡的,每一次的突破都只是新的起點。正是這種未完成的狀態,賦予了藝術永恒的魅力與活力,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們前赴后繼,投身于這場偉大的藝術革命之中。
此次“破界——中國藝術家未完成的藝術革命線上特別展”,旨在通過線上展覽的形式,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更多的人能夠領略到中國藝術家們的創新精神與獨特魅力。在這里,你將看到來自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藝術家們的作品,它們或以傳統技法為基礎,融入現代元素;或以數字技術為手段,展現傳統意蘊;或以跨學科的方式,探索藝術與科技、哲學、社會學等領域的融合。這些作品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藝術的夜空,也為我們指引著前行的方向。
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展覽,能夠激發觀眾對于藝術的熱愛與思考,讓更多的人感受到藝術的力量與魅力。同時,也期待更多的藝術家能夠加入到這場未完成的藝術革命中來,以他們的智慧和才華,為中國藝術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書寫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華章。
讓我們一同走進這場“破界”的藝術之旅,在未完成的藝術革命中,尋找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
北京墨真書畫院編輯
施立華題《破界》
施立華 中國美術協會會員,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1940年生于上海。1955年從師謝稚柳、陳佩秋學習中國畫。1956年參加第一屆上海青年美展,繼而參加第一屆全國青年美展,并獲二等獎。1963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84年受聘于“日本秋田市水墨畫研究會”任顧問,同年兼教于上海師范大學藝術系并帶研究生。1985年參加第六屆全國美展,獲佳作獎。1986年移居美國。1989年在紐約成立“立華藝術服務公司”,自任總裁。1996年參加“時代風采畫展”。1996年參加"世界華人藝朮作品展"作品"江岸風帆"獲銀奬,也是我第一次中國畫畫在麻布上的成功嚐試。首創在油畫布上畫中國畫。2001年參加“2001年上海美術大展”,作品為上海美術館收藏。2004年參加第十屆全國美展。2002年,明圓藝術中心舉辦個人畫展。2008年參加奧林匹克美術大會,作品為奧林匹克藝術中心榮譽收藏。2012年于上海煌杰畫廊舉辦個人畫展。2015年在紅蔓堂舉辦個人畫展。擅長人物、山水及花鳥,所作縝密細巧,清麗雅致有宋人院畫遺意,被喻為新復古主義畫風。
北京墨真書畫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專注于學術研究,組織開展大型書畫展覽、全國采風、公益事業以及國際交流活動的企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