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智能養老服務機器人結對攻關與場景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為期三年(2025—2027年)的智能養老服務機器人結對攻關與場景應用試點工作。
聚焦“研用協同”,破解養老照護難題
試點以“政府引導、需求牽引、分步實施、持續迭代”為原則,圍繞居家、社區、機構三類養老服務形態,聚焦失能失智照護、情感陪護、健康促進、智慧環境、日常生活輔助等關鍵場景,推動機器人企業、養老輔具企業、科研機構及養老服務單位結對攻關,開發適老化、智能化、安全可靠的機器人產品。試點目標是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解決方案,完善標準規范體系,助力銀發經濟發展。
明確試點內容,細化場景應用要求
試點分為三大方向:
- 結對攻關:針對現有產品在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等方面的短板,圍繞失能失智照護、健康監測、情感陪伴等場景開展聯合研發,解決實際需求痛點。
- 場景應用驗證:在家庭、社區和養老機構部署試點產品,完成不少于6個月的應用驗證。居家場景需覆蓋200戶家庭、200臺套設備;社區和機構場景需覆蓋20個社區或20家機構、20臺套設備。
- 標準體系建設:鼓勵研制單位與應用單位聯合制定產品和服務標準,聚焦安全性、適老化、經濟性等關鍵指標,推動行業規范化發展。
嚴格申報條件,強化安全保障
試點以聯合體形式申報,申報單位需滿足以下條件:
- 在中國境內注冊,無不良信用記錄及重大安全事故;
- 具備機器人或養老輔具批量化生產能力,聚焦解決養老服務難點;
- 產品需通過強制性檢測認證,具備全流程風險防控能力,試點期間定期提交雙月度報告;
- 承諾按時完成任務,并配合宣傳推廣工作。
分階段實施,保障試點落地
試點項目申報截止時間為2025年7月10日,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民政廳(局)組織推薦。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將組建專家組遴選試點項目,并于2年內完成攻關與應用驗證。試點成果將通過政府網站、“機器人+”公共服務平臺等渠道推廣,并對優秀項目給予政策和資源支持。
政策支持與社會協同
試點項目將納入國家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重點任務。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表示,通過統籌政策資源,支持解決需求痛點、具備創新模式的項目,鼓勵地方政府在資金、資源配套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試點場景參考:
- 居家場景:移位助行機器人、二便護理機器人、情感陪護機器人、健康監測機器人等;
- 社區場景:洗浴輔助機器人、認知訓練機器人、應急響應機器人等;
- 機構場景:群體生活照護機器人、康復訓練機器人、虛擬現實互動設備等。
此次試點是落實《“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的重要舉措,隨著我國60歲以上人口突破2.8億,智能養老機器人市場潛力巨大,試點工作有望培育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產品,為構建“科技+養老”生態體系提供示范樣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