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們!今天咱們聊聊一個傳奇人物——查理·芒格。這位金融界的頂級大佬,巴菲特的黃金搭檔,從一窮二白到身家億萬,靠的不是什么天賦異稟,而是幾十年如一日的“重復”。別急,芒格的成功秘訣可不是空洞的雞湯,而是實打實的5條鐵律,來自他的《窮查理寶典》和《查理·芒格的原則》。這5點,句句干貨,跟著學,幫你離財富自由更進一步。
1、先認清自己,找準賽道
芒格說過一句扎心的話:“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該干啥,因為他們壓根不知道自己能干啥?!边@話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天道》里丁元英那句“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才是你”?東西方智慧在這點上不謀而合:自知之明是成功的敲門磚。
啥叫自知之明?就是搞清楚自己的長板和短板,別一頭扎進不擅長的領域。比如,你擅長分析數據,那就別硬要去當銷售;你是個天生的演說家,那就別窩在實驗室里跟代碼較勁。芒格年輕時,也不是一開始就瞄準投資界,而是不斷試錯、反思,找到適合自己的路。這條路一旦找準,事半功倍,硬走不適合的路,注定磕磕絆絆,事倍功半。
2、不盲從,保持獨立思考
芒格的另一個金句是:“我寧愿被人罵無知,也不愿隨大流附和?!边@話聽著硬氣,做起來更難。
在投資圈,多少人因為跟風炒股、追熱點,最后血本無歸?芒格的秘訣是:獨立思考,拒絕被市場情緒裹挾。他有個習慣,面對任何建議或潮流,總會問自己:“這事兒本質是什么?有沒有坑?”這種“逆流而上”的思維,讓他總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會。比如,別人都在追逐互聯網泡沫時,他卻冷靜地押注傳統行業,結果大賺。
獨立思考不是天生的,是練出來的。每天花點時間復盤,質疑自己的決策,問問“為啥要這樣做”,慢慢地,你的判斷力就會變成賺錢的利器。
3、專注重復賺錢的事,別貪心
《窮查理寶典》里,芒格有一句話讓人警醒:“人類的災難,總是千篇一律?!睘樯队行﹦摌I者順風順水時,突然栽了大跟頭?不是他們沒眼光,而是太貪心。
芒格的經驗是:找到能賺錢的路,就死磕這條路,別老想著抄近道。比如,他和巴菲特專注價值投資,幾十年來不追風口、不搞花哨,硬是把伯克希爾·哈撒韋做成了投資界的傳奇。反觀那些總想“再多賺點”的,常常因為冒險踩雷,賠得底褲都不剩。
所以,找到你的“賺錢模式”,然后狠狠地重復。別管它看起來多“無聊”,能持續賺錢的就是好路子。
光有理論沒用,芒格推崇“知行合一”。這四個字,聽著像王陽明的哲學,但芒格用在了投資和生活上。他認為,智慧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要在實踐中不斷試錯、修正。
比如,芒格早年投資失利過,但他從不怕犯錯。每次失敗,他都會復盤,找出問題,然后調整策略。慢慢地,他的投資哲學從書本知識變成了實戰利器。這就像學游泳,光看教程沒用,得下水撲騰,嗆幾口水才能學會。
所以,別光想著“學”,趕緊去做!每一次實踐,都是在幫你把知識變成真金白銀。
5、持續發力,螺旋式上升
財富不是一夜暴富,而是個長期的“螺旋式上升”過程。芒格的發家史,不是直線飆升,而是“增長—瓶頸—反思—突破”的循環。
他是怎么做到的?持續投資自己!芒格從不滿足于已有的知識和資源,他不斷學習新領域,結交牛人,擴展自己的資源網。比如,他從法律跨界到投資,又研究心理學、經濟學,這些“跨界”讓他總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這意味著啥?別停下學習的腳步,多讀好書、多認識厲害的人,把手里的資源盤活。慢慢地,你會發現,機會會自己找上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