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中午好。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刷到過這樣一種視頻:
在大街上隨機跟蹤一只小狗,讓它感到莫名其妙。
這類視頻的熱度很高。
很多人沒意識到,視頻里這種用施壓的方式來取樂的行為,無異于高位者的霸凌。
被選中的小狗從不安到慌不擇路,明顯受到了驚嚇。
更糟糕的是,游戲還在繼續(xù),只是被瞄準的對象從小狗變成了人類女性:
一部分短視頻男博主開始挑戰(zhàn)“深夜護送100個陌生女孩回家”。
我們至今不清楚率先發(fā)起這項挑戰(zhàn)的人到底是咋想的。
只知道他們大言不慚地管這種行為叫做“日行一善”。
這些男博主會專門挑選獨自夜行的年輕女性,緊隨其后一路“護送”她們回家。
幾秒鐘的視頻里,無一例外都是女孩們被嚇到狂奔的背影。
別看這些博主個個都喊著做好事的口號;
其實他們很清楚自己的行為會引起對方的恐慌。
在夜黑風高的街頭被一名陌生成年男性尾隨,已經(jīng)可以說是像驚悚片一樣的體驗。
這些博主們不但不滿足于跟蹤的行為,還會故意制造一些誤會。
一旦女孩們警覺地回頭,他們就會發(fā)出怪笑、露出猙獰的表情;
女孩們被嚇到拔腿就跑,他們就像亡命之徒一樣加快速度,生怕追不上。
無論這些挑戰(zhàn)者們如何解釋自己是出于好意,我從他們的鏡頭和文案里都看不出一點真心。
比如就有長期更新此類視頻的男博主,將系列命名為“抓100個老婆回家”。
有時候我真的覺得,或許比起互聯(lián)網(wǎng)這碗飯,更適合他們的是牢飯。
他們嘴上說的是隨機護送,實際會認真挑選每個跟蹤對象。
“一看就是已婚的”不送;
“不好看的”不送。
我也是頭一回聽說,做好事還要卡顏的。
碰上同意護送的,還要暗示對方能不能“抱一下”。
碰上警惕性較高的,當街嚷嚷“別讓她跑了”。
追不上還要跟兄弟們道歉,現(xiàn)在的女孩太狡猾,說跑就跑。
有的甚至會直接開口問拉客的三輪車師傅要人:“這個小姐姐給我可以不”。
對他們而言,女性不是女性,是可回收、可轉手的資源。
哪怕已經(jīng)將弱者逼到近乎崩潰,他們還是會把自己的行為美化成一種義舉;
你要是抗拒,那你就是不識抬舉。
有女孩走夜路的時候發(fā)現(xiàn),身后的轎車一直打著燈緩緩尾隨自己。
她試圖逃跑,沒想到車主一腳油門追上,還邀請她上車,理由是怕她一個人走夜路不安全。
女孩一再拒絕后,車上三個男人同時抱怨:“這女的脾氣有點犟”。
雖然有個別博主找補說自己的視頻只是擺拍的,但我還是覺得憤怒。
去年出現(xiàn)類似的視頻時,就有網(wǎng)友表示:
這種挑戰(zhàn)并不能傳遞善意,反而給了那些真正圖謀不軌的人一個掩蓋動機的理由。
更何況無論視頻內容真假,將女性安全娛樂化的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施暴。
當這些男博主用“娛樂挑戰(zhàn)”瓦解女性的社會安全感,并把女性的求生反應當成笑料;
而他們自己則從中享受到一種近似狩獵的快感的時候。
我只想用《編輯部的故事》里的一句臺詞來評價:
“道德一旦淪為虛偽,就是最下流的”。
我相信沒有女性會覺得這類視頻是好玩的。
因為它一定會讓你想起一些“差點以為逃不掉”的時刻。
來自世界各地的犯罪調查和實證研究表明,大多數(shù)女性都害怕在公共場所遭受潛在的暴力侵害。
加拿大就開展過一次關于“女性恐懼”的調查,結果顯示:
75.4%的女性會在獨自乘坐公共交通時感到害怕;
61%的女性會在晚上一個人回家時感到害怕;
81.3%的女性獨自一人待在室內停車場時會產(chǎn)生緊張情緒。
甚至有人連獨自待在家里都會害怕。
幾乎每個獨居女性都試過購入防身工具、升級安全系統(tǒng),但還是不敢放松警惕。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得到兩種建議:
如果不能找一個異性一起生活,那就假裝家里有一個異性。
但很多時候,女性恐懼的根源并不是“身邊沒有異性”。
可能你也在坐地鐵的時候,為他人有意或無意的靠近焦慮過。
就算對方真的沒有惡意,但下了車之后你還是會因為自己總是要承受這種巨大的精神壓力而感到委屈。
可能每次在夜里打車,你都會一路死死攥著手機緊盯導航。
司機一點不合理的行為都會讓你警鈴大作,甚至心率加速到想要嘔吐。
可能當封閉的電梯里只剩下你和另一個陌生異性,而對方此時一直在打量你,甚至開口跟你搭話;
你再怎么努力保持鎮(zhèn)靜,還是會生出一陣脊背發(fā)涼的恐懼。
還有一種更細微更日常的恐懼,來自于男性凝視。
我們恐懼的并不是他們的目光,而是這種凝視可能會帶來的后續(xù)行為。
《看不見的女性》里就曾提到過:
“從被人吹口哨,到被不懷好意地瞥視,再到被人用‘帶有性暗示的語言詆毀并追問名字’,所有這些行為都不算是犯罪,但它都加重了遭受性威脅的感覺。
被盯上的感覺,身處險境的感覺——事實上,這些行為很容易升級。”
逐漸逼近的呼吸聲和腳步聲,帶著攻擊性的眼神和笑容,對女性來說都是驚魂時刻。
我們被迫養(yǎng)成了過度的自我保護意識,所以不惜以最壞的惡意揣測后果。
我在某社交平臺上搜索“被尾隨后”,出現(xiàn)了三百多萬條相關帖子。
幾乎每一條都交織著恐懼、憤怒、后怕的情緒。
娛樂化女性安全這件事不該輕拿輕放。
好在平臺已經(jīng)著手下架此類視頻,官方點名抨擊了這種畸形流量。
熱衷于“護送挑戰(zhàn)”的男博主,以及這類視頻的受眾們,顯然無法對大部分女性的恐懼感同身受。
那不是某個惡性社會事件引發(fā)的階段性恐懼,而是從我們記事起就伴隨著我們的結構性恐懼。
不止一個女性網(wǎng)友說,好像人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為自己的安全擔驚受怕。
這樣總是活在恐懼中的人生,是否能算是真正的人生?
作者 / 左 拉
編輯 / 奇 妙
設計 / JANE
注: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
后臺回復“加群”,進入讀者粉絲群
別再把“跟蹤”
包裝成“保護”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