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南京解放迎來了50周年。為了慶祝這一歷史時刻,江蘇衛視播出了大型紀錄片《風雨鐘山路》。
家住常熟的觀眾董小妹在看完節目后,連夜趕去了娘家,激動地對母親說:“電視上在找你!”
當年的顏紅英
1949年1月,我軍取得淮海戰役的最終勝利,蔣介石殘部逃至長江以南。為了阻止我軍過江,他們炸毀了自己所有的船只,還準備毀掉長江沿線老百姓的船。
面對這些窮途末路的狂徒,老百姓欲哭無淚,紛紛想辦法保船。有的將船沉入水底,有的將船劃進湖泊,當然也有的被毀掉了。顏建發將自家的船劃進湖泊,藏于一處深草算是躲過了一劫。
“這可是咱家的命根子,一家人吃飯就指望著它跑運輸了。”慶幸中的顏建發向家人感慨道,然而有些鄉親就沒有這么幸運了。
就在老百姓一愁莫展時,我軍以不可阻擋之勢集結于長江沿線,準備發起渡江戰役,口號是:
“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p>
要過江,唯一能借助的工具便是船。然而百萬大軍,那得要多少艘船?
解放軍手上的船只是有限的,要在最短的時間里解決船只問題,唯一的辦法就只能從老百姓手里征用。
早就聽說解放軍是人民的隊伍,老百姓二話不說,就將之前藏好的船劃了出來,沒有船的,就捐出自家的木材、床板、門板,現造。一時間,軍民一家親的場面讓人感動萬千。
顏建發十分矛盾,看著大家都在幫忙,自己也想幫,可家里就那一艘船,全家好幾口人就靠著它吃飯呢,支援出去了,以后咋辦?
正想著,女兒顏紅英從外面跑了回來,朝著正在思悵的父親著急地喊道:“爹,你怎么還不把船劃過去?”
由于我軍參戰官兵多為北方人,不懂水性,在征用船只的同時還招收劃船的人,19歲的顏紅英和妹妹顏根兄第一個報了名,所以催著父親將自家的船快點劃去征用點。
顏建發并不知道女兒報名當了船工,突然站起身,鐵青著臉罵道:“知不知道打仗是要死人的?跟著瞎摻和什么?不許去!”
見父親這樣,顏紅英理直氣壯地說:“爹,你忘了你之前跑船受過白狗子多少氣,拿你的,還欺負你,你再看看現在解放軍是怎么待我們的?如今,只要幫著解放軍解放了全國,我們將來就過上好日子了,你還顧忌什么?”
聽了女兒的話,顏建發一下子就想通了,立刻拿了柴刀,叫上兩女兒就往藏船的地方趕去。
找到船,顏建發揮起柴刀就拆了船篷,這樣解放軍戰士就可以坐得更多,還能無死角觀察敵情。拆完后,顏建發立馬將船開了到征用點。
一個月的戰前訓練,父女三人一天都沒有落下。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戰役正式打響,我軍萬船齊發,橫渡長江。
顏建發掌舵,顏紅英姐妹交換著搖櫓,載著滿船20多名解放軍戰士向長江以南劃去。突然,一顆流彈落在船不遠處的江域炸開,正在搖櫓的顏紅英來不及捂耳,耳膜被震傷,從此留下了后遺癥。
有戰士問她怕不怕,顏紅英搖搖頭,爽朗一笑說:“不怕,我要把你們送過去,解放全中國!”
說完,顏紅英更加用勁兒地搖櫓。
這時,她的背影映入了記者鄒健東的眼簾,他舉起相機按下了快門。從此,這個梳著長辮子,瘦弱的背影便深深感動了鄒健東一生。
一趟,二趟,三趟,四趟......就這樣在炮火中,也不知往返了多少趟,直到將所有戰士都送過了江。
渡江戰役最終取得了勝利,部隊舉行了隆重的慶功大會,所有的支前船工都被邀請到了現場。顏紅英一家被授予渡江支前二等功,父女三人被請到了臺上,戴上了大紅花,部隊領導還為他們頒發了證書。
后來,這張證書一直被顏紅英的父親當作寶貝珍藏在老家,遺憾的是,后來老屋遭遇火災,證書被燒毀了。
新中國為全國人民帶來了新生,各行各業都是一片欣欣向榮。
鄒健東將他在渡江戰役中拍攝的照片全部沖洗了出來,特意選了顏紅英那張長辮子背影照,發表在了《新華日報》上,照片的名字取為《我送親人過大江》。
隨后,他將這些照片整理歸類,然后開啟了走南闖北的送照片征程。鄒建東要將當年自己拍攝過的人都找到,將照片送到他們手里。他的這一舉動,得到了張震將軍的肯定,他說:“一定要找到,當年要是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我們根本過不了江。”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鄒建東的努力下,照片一一都被送了出去,唯獨那張長辮子姑娘一直沒有下落。
為此,鄒建東托人找過,也登報尋過,但始終沒有一點音訊。
時間匆匆而過,周建東已經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了。他拖著生病的身體,時不時會將長辮子姑娘的照片拿出來看看,然后不停地嘆氣。就在他害怕自己有生之年再也找不到這位姑娘時,電視臺傳來了喜訊。
1999年4月,南京解放50周年之際,由江蘇衛視推出的大型紀錄片《風雨鐘山路》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軍民同戰,讓人們感受到了50年前的震撼。在影片的結尾,熒幕上出現了那張長辮子姑娘劃船的照片,并配以語音尋人:“50年前......劃船的小姑娘,你在哪里?”
看到這里,家住常熟的董小妹“嗖”地站起身喊道:“這是我媽媽!”,然后便急匆匆趕去了母親家,激動地對她說:“電視上在找你!”
董小妹是顏紅英的二女兒,她從小就聽媽媽講之前當船工的故事,所以一看那張照片就咬定電視上要找的人是自己的母親。
在告訴母親之后,她又立馬給江蘇衛視寫去了信,告訴他們要找的人正是自己的母親,還附上了母親身份證明和出生地。
一個月之后,董小妹和姐姐陪同母親來到了江蘇衛視。當工作人員將影片中的那張尋人照片再放給老人看時,她激動地站起身,指著照片上的長辮子姑娘不斷地說:“就是我!就是我!”
隨后,老人又給工作人員講述了當年的經歷。她所說的,與史實完全一致,大家不禁興奮道:“終于找到了!”
收到消息時,鄒建東正躺在北京某醫院的病床上,他激動地讓老伴一定要把當年那個姑娘請到家中做客,他要親自將照片送到她手中。
1999年5月,顏紅英和妹妹顏根兄到北京與鄒建東見面。當那張保存了50年的照片遞到她們姐妹手中時,50年前的場景似乎又出現在了三人的眼前......
鄒建東終于知道50年來自己為何一直找不到顏紅英了。原來,渡江戰役勝利兩年后,顏紅英就出嫁了。她嫁到了吳江縣的董家,離娘家足足有數百里遠。
在吳江,顏紅英從未忘記過自己的初心,除了教育子女為人正直,多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外,她自己更是這么做的。
1999年7月,吳江遭遇罕見洪水。為了抗洪搶險,解放軍戰士不怕苦不怕累,日夜奮戰在第一線,需要時甚至還筑起了人墻堤。
看著這些年輕的娃娃兵,顏紅英既心疼又驕傲。過去渡江,有她們一代年輕人,現在抗洪,又有了后起的年輕人。她準備了幾十條新毛巾,遞給家門口的戰士并為他們擦去臉上的泥水和汗水。
曾經參與過“戰斗”,顏紅英的感觸與別人是不一樣的。
2000年,在當地有關部門的關照下,顏紅英搬進了新居,在那里安度晚年。
戰火紛飛的歲月雖已遠去,但軍民同心的精神依然適用于新時代。
在建設祖國的路上,只要我們每一個人多點參與,多點付出,我們的偉大復興夢就會更快一步實現。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
內容素材來自網絡,侵權即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