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種相對罕見但極具特點的慢性神經系統睡眠障礙。它最核心的特征是大腦在調節“睡眠-覺醒”狀態邊界的能力上出現了根本性的障礙,導致患者在白天本應清醒的時刻,無法保持持續的警覺狀態,反而會不可抗拒地陷入短暫的睡眠之中。
目前研究認為,大多數典型的發作性睡病(稱為1型發作性睡病)的核心病理機制與大腦中一種負責維持清醒和調節睡眠(特別是快速眼動睡眠期)的神經肽——下丘腦分泌素(Hypocretin或Orexin)的缺失有關。下丘腦分泌素由下丘腦深處的一小群神經元產生。在1型發作性睡病患者中,這些神經元由于自身免疫反應或其他不明原因被選擇性破壞,導致腦脊液中的下丘腦分泌素水平顯著降低或檢測不到。這種關鍵“清醒信號”的缺失,使得大腦難以穩定地維持在單一的清醒或睡眠狀態,導致清醒與睡眠(尤其是REM睡眠)的邊界模糊不清,各種癥狀由此產生。
發作性睡病常被描述為具有“四聯癥”,盡管并非所有患者都同時具備所有癥狀:
日間過度嗜睡: 這是發作性睡病最普遍和最早出現的核心癥狀。患者感到持續性的、難以抗拒的強烈睡意,無論夜間睡眠時間多長。這種嗜睡并非單純的疲勞,而是在任何安靜或單調的環境下(如閱讀、開會、乘車)甚至活動過程中(如吃飯、交談),都可能突然發生短暫的睡眠“發作”。這種小睡通常持續幾分鐘到半小時,醒來后患者通常會感到短暫的清醒(約1-2小時),但嗜睡感很快又卷土重來。
猝倒: 這是1型發作性睡病最具特征性的癥狀。猝倒表現為在意識完全清醒的狀態下,由于強烈的情緒(如大笑、驚喜、憤怒、興奮)觸發,身體兩側肌肉張力突然、短暫的消失。輕者可能只是面部肌肉松弛(如眼皮下垂、下頜松垂、言語含糊)、膝蓋發軟或頭部下垂;重者則可能突然全身無力而癱倒在地。猝倒通常持續數秒到幾分鐘,之后能自行完全恢復。這是由于調控肌肉張力的神經機制在情緒激動時瞬間“短路”,類似于REM睡眠期肌肉麻痹的狀態侵入了清醒期。
睡眠癱瘓: 發生在入睡時或剛醒來時(偶爾在夜間醒來時),患者意識清醒,但發現自己完全無法移動身體或說話,通常持續幾秒到幾分鐘。這是一種令人恐懼的體驗,常伴有強烈的窒息感。它本質上也是REM睡眠期的肌肉麻痹狀態在不恰當時間(入睡或醒來轉換期)的出現。
入睡前/醒后幻覺: 發生在入睡時或剛醒來時,患者會經歷非常生動、逼真、常常是怪異或恐怖的夢境般的幻覺(視幻覺、聽幻覺、觸幻覺等)。這些幻覺可能非常清晰,難以與真實區分,同樣是由于REM睡眠期的夢境現象侵入到了清醒-睡眠的過渡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