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傳》是一部原創型的作品,以架空的大雍為背景,以藏海為主角,以癸璽為線索,展開了一場權謀之爭的故事。
首先,《藏海傳》并不是南派三叔所創。再者,《藏海傳》雖說藍本取自三叔的《藏海戲麟》,但《藏海戲麟》并不是一本完整的小說,而是幾段散碎的文字。因此,《藏海傳》屬于是一個原創劇本。
只是藏海的原型又確實是取自筆記中的汪藏海,里面也有著很多筆記中的元素。不僅如此,筆記中留的一系列坑,《藏海傳》也是進行了一些合理的填補。
下面先對照一下兩者中相同的元素:
藏海對應的就是汪藏海,兩者都是擔任過欽天監監正,而且都是一流的堪輿、營造大師,精通縱橫權謀之術。因此,只要把《藏海傳》中的藏海換成汪藏海,大致就可以看作是汪藏海的一個外傳。
再是藏海所處的朝代大雍,對應的朝代實質就是汪藏海所處的大明。這一點是很顯然的,《藏海傳》中無論是官制、朝服,還是其他設定,大多都是依照明朝時期來的。不過,筆記中的汪藏海畢竟是虛構人物,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直接使用明朝容易讓人誤會是真實故事,就架空為大雍王朝了。
冬夏則是與大雍并列的一個王朝,對應的是筆記中的東夏國。東夏國也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歷史朝代,是金朝大將蒲鮮萬奴在東北之地所建,屬于是從金國分裂出來的割據勢力,但不久就被蒙古所滅。而在筆記的設定中,東夏與蒙古決戰后,退回了大山的深處,隱秘的存在了幾百年,總共有過十四個皇帝,也就是萬奴王。
萬奴王是筆記中一個很是神秘的存在,歷代萬奴王都是從長白山下青銅門后爬出來的怪物。《藏海傳》中的冬夏女王對應的就是萬奴王,但自然不是怪物,而是歷代都是女王承襲帝位;再是冬夏的丹歲山,是封存癸璽的地方,是一切故事開始之地,對應的就是筆記中最為神秘的長白山。
最后就是癸璽、銅魚兩個元素,對應的自然是鬼璽、蛇眉銅魚。這兩個元素是《藏海傳》中最為關鍵的線索,一切故事就是圍繞這兩個元素開展的。同樣的,筆記中的鬼璽和蛇眉銅魚也是較為重要的元素,也是圍繞這些線索展開了一系列故事。
正是因為有著如此多相同的元素,《藏海傳》也可以說揭開了筆記中的一些謎團。
那么,《藏海傳》填了哪些坑呢?
西沙海底沉船墓防水之謎
西沙沙頭礁海底墓是汪藏海為自己修的墓,是一座沉在海底之中的海斗。
所謂的沉船葬海底墓,就是把陵墓修在一艘船上。當各種架構在船上修好之后,再在海里找一處谷地或是海溝,把船砸穿沉入海底,就形成了一個沉船墓。
相比于陸地,沉船葬的難度更大。一是沉船之時必須保持絕對的平衡,對里面結構的對稱性要求非常高;二是難度最大的地方,沉船葬最怕水,防水設施必須要做的非常好,否則里面就會灌水。
對于汪藏海到底是如何給沉船做的防水,筆記中并沒有說。在《藏海傳》中,借著藏海修繕漏水的先帝陵時,卻是解了這一個坑:
石灰經烈火焚燒而來,即便泡在水里,也永遠不會變壞。
若是用來造墓,則是一份石灰加三份河沙黃土,再用糯粳米和勻,不用反復夯打便很堅固。
無論船只還是墻壁,凡是需要填隙防水,要將石灰和搗杵千下的厚絹、細羅一起拌上桐油、魚油,再用澄清的石灰水加入紙筋去涂抹,過多少年都不會再透水。
藏海的這一番話說下來,就顯得很是專業。要是筆記中能來這么一段,肯定會增色不少。
而筆記中雖然多曾提沉船葬最怕水,但在如何防水的問題上卻是只字不提,徒給人留下一個疑問,這里也算是得到了一個解析。
鬼璽的來歷
鬼璽是筆記中的一件神秘器物,可以用來開啟青銅巨門。
在七星魯王宮時,介紹過鬼璽的來歷,是魯殤王的東西。魯殤王年輕時倒斗,在一個不知年代的墓穴的棺槨中發現一條巨蛇,斬殺后得到一個紫金盒子,里面就是鬼璽。后來,魯殤王去世,也是將鬼璽帶到了七星魯王宮,后續又被汪藏海取走。
雖然鬼璽是筆記中很重要的物品,但對它的來歷卻很是莫名。后續之時,就是需要鬼璽就會出現,比如莫名出現在新月飯店,而且最終張起靈又是莫名地取出兩個鬼璽。
這主要是因為筆記中的線索太多太雜了,沒有一條線是完美交待的。鬼璽先在七星魯王宮提及,驀然到云頂天宮使用了一次,又驀然就跳到了新月飯店,來歷和經過實在是莫名其妙。
其實,很顯然的一點就是,鬼璽絕不是魯殤王從蛇肚子中取出的那么簡單。鬼璽既然與青銅巨門有關,應是與塔木陀的西王母有著很大關聯,與隕玉相關,一個是給了張家先祖,一個給了周穆王,后者也就是魯殤王所得的那個鬼璽。
在《藏海傳》中,以癸璽為一條線索進行展開,各處就較為明確了。癸璽就是昆侖山西靈圣母的一件圣物,而冬夏王族就是西靈圣母的后裔,他們遷徙之時帶有這件圣物,并且第一代女王富鮮女王就是以癸璽創立了冬夏國。因此,癸璽成為冬夏君王的秘寶。
依照這個設定來看,鬼璽就是西王母之物。這就是可以很明確的一個小設定,但筆記中各處卻就是不肯給一個小交待,這里也算是添了一下小坑。
鬼璽召喚陰兵
鬼璽的一個作用是開啟青銅門,再有一個作用是調動陰兵。
在七星魯王宮中,曾說過魯殤王可以用鬼璽借陰兵,戰無不克。當時吳邪根本不信所謂的陰兵,胖子則說借陰兵打仗是一個彌天大謊,魯殤王本來就是個倒斗的將軍,他帶手下夜間行軍出沒不定,才被人誤以為是陰兵。不過,云頂天宮時,吳邪和胖子是親眼見過張起靈使用鬼璽調動陰兵的。
只是鬼璽到底有著什么樣的能力,如何調用陰兵的,筆記中不曾描述。后來,鐵三角得到鬼璽后,也是不了了之的態度,根本就沒有進行過研究,張起靈也不曾說出什么關于鬼璽的秘密。
在《藏海傳》中,癸璽同樣可以調用瘖兵,而且對它如何調用瘖兵也是進行了一番交待:
癸璽之中有著一種罕見的毒物,只要用血浸染癸璽,就會流出一種綠色的毒液。士卒們喝了這種毒液后,就會不懼疼痛,而且愈合速度也是非常迅速,成為所謂的“瘖兵”。不過,時間一久之后,士卒就會神志不清,分不清敵我,只會殘暴的殺戮。
這里是一個瘖兵的制造過程,但藏海和香暗荼都是剛得到癸璽,對它蘊含的神秘力量所知還是很少的。而癸璽雖然以血液控制,但不同的血液應該也是不同的。
第一個使用癸璽的人是富鮮女王,是冬夏的第一代女王。當初富鮮女王就是以癸璽打造了一支戰無不勝的隊伍,建立了冬夏。后來,富鮮女王因為使用癸璽而致使身體發生變化,死后才封存了癸璽。
第二個使用癸璽的是張滅,是第九代女王明律壺達女王時期的謀臣。為了對付兵臨冬夏王城的大雍軍,張滅以血浸染癸璽取毒液放于酒中,又由女王賜給三萬士卒,成為了一支戰無不勝的瘖兵。后續的一段時間,這支不需要進食和包扎的冬夏士卒連續攻下大雍數個城池,差點打入大雍京城。不過,因為瘖兵逐漸難以控制,明律壺達女王就以體內含有的西靈圣母后裔之血關閉了癸璽。
第三個使用癸璽的是趙秉文,是《藏海傳》最大的反派。趙秉文得到癸璽后,也是想以此打造一支戰無不勝的瘖兵攻滅冬夏。只是趙秉文以血浸染癸璽取出毒液試驗的瘖兵根本不受控制,僅僅一半天就神志不清不分敵我了。
對比下來,趙秉文、富鮮女王、張滅制造的瘖兵是大不相同的。富鮮女王以瘖兵建立冬夏,經歷了眾多大戰,說明瘖兵存在的時間很長,而且她并不是以血關閉的癸璽,只是自身發生了變化;張滅這個姓張的人以血制造了一批瘖兵,而且連續攻城掠地,說明瘖兵也是在很長一段時間是可控的;趙秉文以血制造的瘖兵卻是短短一半天就難以控制了,根本就不能征戰。
這三人中,富鮮女王有著西靈圣母之血,張滅應是與筆記中神秘的張家相連,只有趙秉文是普通之血。因此,趙秉文是難以使用癸璽控制瘖兵的。
當然,癸璽的秘密究竟如何,還需要藏海進一步探索。不過,這種以血液釋放毒制造瘖兵的說法,也算是對癸璽召喚瘖兵的一種解釋了。
這個解釋雖然有點牽強,但也比坑好了。
銅魚的來歷
蛇眉銅魚是汪藏海的信物,上面以龍魚密文記述了他在東夏修建云頂天宮時發現的青銅巨門秘密,分別放在了七星魯王宮、浮屠鏡兒宮、沙頭礁海底墓。
在《藏海傳》中,則是又一步交待了銅魚的來歷。三條銅魚就是打開癸璽的鑰匙,與癸璽是配套的東西。后來,癸璽和銅魚都是到了藏海手中,而且他又精通營造雕刻手藝,自然可以在銅魚之上雕刻龍魚密文。
這樣來看的話,銅魚又是對蛇眉銅魚進一步進行了補充。
相對來說的話,《藏海傳》比《盜墓筆記》更有邏輯。因為這個故事就是根據癸璽一條線寫下來的,這一條線實際就能寫很長很長的故事。而筆記中既有鬼璽、銅魚、長生之謎,本來就已經夠多了,又加入老九門、它等一大堆的元素,太過散亂,坑是越來越多了。
當然,作者也是靜下心來難以再寫一個完整故事,都是隨便寫寫。就好比這個《藏海戲麟》,挺好的一個故事,寫了幾段字就不寫了。不過,《藏海傳》以這個填充了一個很不錯的故事,作者也是能樂開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