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把最近俄烏談判的事兒嘮清楚。就在6月8號,俄烏雙方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搞了第二輪談判,本來談的是交換俘虜、移交陣亡士兵遺體這些事兒,結果烏方整出個讓人驚掉下巴的操作——俄方說要移交烏軍陣亡士兵的遺體,烏方居然各種找理由拖延接收。您說這事兒離譜不?戰場上士兵玩命打仗,死了連個體面的后事都得不到,擱誰心里不寒心?
咱先掰扯掰扯烏克蘭自己定的規矩。按照烏克蘭那《關于軍人及其家庭成員的社會和法律保護法》,還有2022年2月28號政府發的第168號決議,人家白紙黑字承諾了,士兵陣亡撫恤金高達1500萬格里夫納,折合人民幣260萬呢。就說這回俄方要移交的遺體,保守估計有6000多具,您算算,這撫恤金總額得150多億人民幣啊!按理說,士兵為國家賣命犧牲了,政府給錢天經地義,可現在烏方這態度,明顯是想賴賬啊。
俄羅斯這招可太狠了,妥妥的“頂級陽謀”。啥叫陽謀?就是明擺著給你下套,你還沒法躲。現在澤連斯基就卡在這兒了——接吧,150多億人民幣的撫恤金哪兒來?烏克蘭現在啥經濟狀況大伙兒都知道,仗打了好幾年,工廠炸得差不多了,年輕人要么死在戰場上,要么逃到國外,政府兜里比臉還干凈,拿啥付這筆錢?不接吧,更麻煩。那些陣亡士兵的家屬眼巴巴等著親人遺體回家,等著撫恤金過日子呢,你政府連遺體都不收,這不等于明著告訴大伙兒“咱不想給錢”嗎?以后誰還愿意替你賣命打仗?士兵上了戰場心里琢磨著“死了家里人連口棺材錢都拿不到”,這仗還能打贏?
有人可能覺得,烏克蘭是不是真沒錢了,所以才拖著?咱就說句不好聽的,沒錢你早干啥去了?打仗是燒錢的事兒,當初拍胸脯承諾撫恤金的時候,咋不想想沒錢咋兌現?再說了,就算真沒錢,你可以跟家屬商量啊,分批給、先給一部分都行,可烏方現在直接玩“拖字訣”,這不是擺明了耍無賴嗎?更可笑的是,之前烏軍還裝模作樣地“撫慰”陣亡士兵家屬,又是辦葬禮又是給榮譽的,現在一看要掏錢了,立馬變臉,這不就是典型的“畫餅充饑”“卸磨殺驢”嗎?
再看看烏克蘭國內現在是啥德行。征兵處跟土匪似的當街抓壯丁,不管你是高中生還是老大爺,只要是個男的,逮著就往戰場上送。有錢人早就揣著錢跑國外了,剩下的窮老百姓連反抗的余地都沒有,被強行按在戰場上“填線”。更慘的是那些家里有男丁的,男人被拉去打仗,家里沒了勞動力,老弱婦孺連飯都吃不上,好不容易盼著親人死了,結果政府連遺體都不讓入土為安,撫恤金也不給,這日子還有盼頭嗎?說白了,現在烏克蘭普通男人的日子就是“地獄模式”——活著被當炮灰,死了被當累贅,政府眼里壓根沒把他們當人看。
有人可能會問,烏軍現在士氣咋樣?咱就舉個簡單的例子,你要是個烏軍士兵,在前線拼命,聽說后方政府連戰友的遺體都不收,生怕給家屬發撫恤金,你心里啥滋味?會不會琢磨“哪天我死了,家里人也得喝西北風”?這時候要是有人說“別打了,投降吧”,你覺得士兵會咋選?更要命的是,俄軍前幾天把烏軍的后勤通道、維修廠、軍工廠全端了,沒武器、沒補給,拿啥打仗?現在澤連斯基就是騎虎難下——給撫恤金,沒錢買武器;不給,士兵早晚得嘩變。你說這仗還咋打?
說白了,俄羅斯這招就是瞅準了烏克蘭的命門——沒錢、沒人心、沒士氣。澤連斯基從一開始就沒把士兵當人看,只想著靠“畫大餅”騙人參戰,結果現在窟窿捅太大,兜不住了。古人都說“不珍惜士兵的將領打不了勝仗”,澤連斯基連這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還能指望他帶烏軍打贏?現在烏軍又是“拉壯丁”,又是拖欠撫恤金,后勤還崩了,這不就是典型的“敗軍之象”嗎?依我看,俄軍這招“交換遺體”只是個開始,接下來澤連斯基要面對的麻煩只會更多,烏軍徹底崩盤,那只是時間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