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guān)注這個號的客官們 ? 都變得更美 更好了 *
在春末夏初的交接之際,我們帶著一群朝氣蓬勃的小朋友,踏上了前往杭州最美山峰之一——鸕鳥山的旅程。
這是一場6公里的挑戰(zhàn),一次717米的海拔攀升,一次穿越900米森林古道的探秘之行。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電子屏幕的纏繞,孩子們用腳步丈量大地,用心靈擁抱自然。
這一次,目睹一群孩子在山林間變得堅韌、細致、勇敢、獨立。
|| 出發(fā)前的約定:這一次,我們?yōu)樽约贺撠?zé)
早晨八點,集合點一片熱鬧。背上小背包,帽子、水壺、登山杖準備齊全。小朋友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興奮又忐忑,畢竟這次的登山路線不同以往——要攀登的是“鸕鳥山”,有著“最美山嶺”之稱的山脊之路。
作為帶隊老師,我在出發(fā)前說了一句話:“這次,不是我們帶你們上山,是你們帶自己去完成一場挑戰(zhàn)。” 孩子們用力點頭,有的還挺了挺胸,仿佛要用腳下的路證明什么。
|| 鸕鳥山:不止是一座山,更是一本自然的教科書
鸕鳥山,海拔717米,橫亙在黃湖、百丈、鸕鳥三鎮(zhèn)之間,是臨安西北部的一條重要山脈脊梁。這條山線,幾乎濃縮了杭州山地的所有典型特征:崖壁、山谷、溪流、古道、杜鵑林……
我們行進的路線中,900米長的森林古道是整條線路的“靈魂”,兩側(cè)是成片成片的百年杜鵑林。雖然眼下杜鵑花期已過,但那一株株盤根錯節(jié)的枝干、斑駁的光影,仍舊仿佛講述著一個又一個山的故事。
孩子們在林中仔細觀察葉片形狀、聽鳥鳴分辨聲音,時不時駐足拍照記錄,有的還學(xué)著辨認苔蘚與蕨類。“老師,這個樹是不是年紀比我還大?”一個孩子問。我笑著回答:“它也許已經(jīng)看過十幾代人的來去呢。”
|| 在山道上流汗,是童年最該擁有的勇氣
山道不算陡,但一路上起起伏伏,每一個坡道都是耐力與意志的考驗。
“我不行了……”中段開始,有小朋友坐在山石上喘氣。“我能不能回去啊?”有的眼中泛起委屈的淚光。這個時候,隊友的鼓勵顯得尤為重要:
“我陪你走。”“你看前面那個牌子,我們已經(jīng)完成一半啦!”“一起走,不掉隊!”
一群孩子,在這場登山的過程中,慢慢學(xué)會了彼此照顧、互相鼓勵、自己調(diào)節(jié)。沒有一個人掉隊,所有人都堅持走到了最后的山頂。
當(dāng)我們站在海拔717米的制高點,望見百丈鎮(zhèn)的屋頂、黃湖鎮(zhèn)的田野、鸕鳥鎮(zhèn)的林地,小朋友們齊聲歡呼,那一刻的成就感,勝過任何課堂分數(shù)。
|| 研學(xué)筆記里的自然教育:在山林里重新認識“課堂”
除了徒步挑戰(zhàn),研學(xué)的核心還在于“學(xué)”。一路上,我們安排了四個自然課堂小任務(wù):
識別五種山林植物
聽辨三種鳥類叫聲
記錄一次“蟲鳴日志”
完成一次登頂分享會
小朋友們在老師準備的自然觀察冊中打卡,每一次觀察都被寫進記錄表、畫進素描頁。他們認真得像小小生物學(xué)家,仿佛正在為一篇重要的報告做準備。
有孩子在筆記上寫下:“這棵樹有好粗的年輪,是不是可以當(dāng)作山林的年紀表?”還有孩子給自己撿到的石頭取名“山之心”。
這就是我們想要的研學(xué):不是死記硬背的知識,而是與自然之間建立起親密連接的過程。
|| 走在最后的不是老師,而是小小“隊長們”
最讓我欣慰的是,這次登山過程中涌現(xiàn)出許多“小小領(lǐng)導(dǎo)者”。有幾個原本靦腆的孩子,擔(dān)任起臨時小隊長的任務(wù),一會兒負責(zé)領(lǐng)隊前行,一會兒回頭檢查隊尾。有的孩子負責(zé)讀地圖,有的分發(fā)水果和能量棒,還有的主動提出幫同伴背背包。
他們并不是大人強迫他們做這些,而是在實踐中自然成長出來的責(zé)任感和領(lǐng)導(dǎo)力。山腳下他們是被保護的學(xué)生,山頂上他們是獨立的小冒險家。
|| 每一次出發(fā),都是一次成長
爬山的終點,從來不是山頂,而是內(nèi)心的“我可以”。這一天,我們見證了一場群體的成長,一次跨越年齡的團隊協(xié)作,也讓孩子們多了一次“親歷自然、挑戰(zhàn)自我、理解彼此”的人生體驗。
也許多年以后,他們會忘了當(dāng)時走的是哪一條路,忘了那一棵棵高大的杜鵑樹,但他們一定會記得,那一天,自己穿過林間、翻過山嶺、在風(fēng)中歡呼——“我們登頂啦!”
|| 寫在最后:把課堂搬到山野間,給孩子一段自然的底色
作為杭州本地研學(xué)帶隊老師,我們一直在思考:教育的邊界在哪里?我們的答案是——山水之間,自然之中。鸕鳥山的這次登山之行,是我們一次新的嘗試與探索。未來,我們還會走進更多杭州市周邊的山水,讓孩子在行走中學(xué)習(xí),在挑戰(zhàn)中成長。
如果你也在尋找一場讓孩子真正“動起來、想起來、愛起來”的研學(xué)之旅,那么,不妨把目光投向這座充滿故事的山峰——鸕鳥山,等你一起翻越。
愿所有的等待
終將變成美好的遇見
2025,用記錄觸碰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