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華博商業評論
郵箱|hbsypl2023@163.com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罕見公開“炮轟”車企壓價與拖欠貨款的“內卷”行為,多家頭部汽車企業連夜表態,承諾嚴格執行60天付款周期,釋放出行業回歸理性、重塑產業鏈信任機制的信號。
6月10日晚上,廣汽集團、中國一汽、東風汽車、賽力斯集團、吉利汽車集團、長安汽車集團先后對外發聲表態,就“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作出承諾。中國一汽明確將“60天付款”作為付款期限要求,并利用數字化云工作臺實現實時監控,確保每一筆應付款項按期支付。東風汽車稱將支付賬期統一至60天內,以切實行動推動上下游資金高效流轉。廣汽集團也表示,堅持以不超過60天的供應商賬期,保障供應鏈資金高效周轉。吉利汽車集團表示將供應商支付賬期統一至60天內,以加速產業鏈資金周轉效率,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揮領軍企業擔當
不過,作為新能源領域“領頭羊”的比亞迪,表態略顯遲緩,直至11日凌晨,其官方微博才發布聲明,承諾將供應商賬期統一為60天以內。
值得注意的是,知名造車新勢力企業,包括蔚來、理想、小鵬和小米汽車,尚未在此次表態名單中出現。
此次車企的“深夜集體行動”,被廣泛認為是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6月10日白天強烈發聲的直接回應。當天下午3點,該協會發布公眾號推文《維護產業鏈整體利益 共同抵制“內卷式”競爭》,罕見以強硬措辭點名部分車企,直指其壓價行為及不合理延長賬期的做法正在加劇鋼廠生存壓力。
文章稱,“去年以來,部分主機廠要求鋼廠汽車板供貨降價要求超過10%,遠遠超出鋼廠可接受的能力。在當前的鋼鐵市場環境下,汽車板作為鋼鐵行業頭部企業的拳頭產品,目前已基本沒有毛利,而汽車企業還在要求鋼廠降價。甚至有部分汽車企業依托自身供應鏈金融平臺,在鋼鐵等上游企業供貨后,遲遲不給貨款,延遲幾個月才通過企業匯票支付,把本該自己承擔的融資壓力和融資成本,通過這種合同‘賬期’的方式轉嫁給上游供應商,并不斷拉長供應商賬期,導致鋼廠資金壓力倍增。”
同時,中鋼協直指車企采購模式扭曲:部分新能源車企將高技術含量的汽車板當作普通鋼材招標,推行“最低價中標”。全面否定了前期的研發投入和服務體系,嚴重打擊了鋼廠供貨積極性。
不僅如此,中鋼協還批評部分新能源車企在采購環節“唯價格論”,將技術門檻高、附加值大的汽車板按普通鋼材對待,實行“最低價中標”策略,嚴重削弱了鋼企在研發和服務方面的積極性。
事實上,不僅是鋼鐵行業在“叫苦”,整個汽車產業因長期存在的“價格戰”與激烈競爭,也早已引發監管層的高度關注。早在2023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要防范“內卷式”競爭;同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綜合整治此類無序競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更是正式將“遏制行業內卷”納入年度重點任務,政策層面的信號愈發明確。
值得一提的是,于2025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明確規定:企業支付賬款期限不得超過60日,嚴禁強制中小企業接受商業匯票等非現金支付方式,并強調構建多部門協同的監管體系。這一法規的落地,被視為根治供應鏈賬款拖欠問題、改善中小企業生存環境的重要制度保障。
就連《人民日報》都在短短9天內3次發聲,從微信公眾號評論到要聞版重磅文章,從《新能源汽車,“價格戰”興奮劑決不能打》到《打“價格戰”沒出路更沒未來》,直指“價格戰”背后可能造成的惡性循環和資源錯配,警示車企不能“飲鴆止渴”。
在多重政策與輿論合力推動下,車企對賬期問題的迅速回應,既是對上游供應商困境的初步回應,也釋放出行業回歸理性、重塑產業鏈信任機制的信號。而這場“深夜承諾”是否僅停留在口頭層面,能否真正落實落細,仍需時間與監管雙重檢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