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關于公布河南省旅游演藝精品名錄入選項目名單的通知》,全省共有6個旅游演藝項目入選該名單。
從風景游到體驗游、文化游,近年來,沉浸式、強互動、新體驗的旅游演藝,日益受到人們歡迎和市場青睞。為加快沉浸演藝等文旅產業創新升級,推動我省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在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及廳直有關單位推薦申報基礎上,經專家評審和綜合研究,確定鄭州市的建業電影小鎮《一路有戲》、噴空——河南方言喜劇,洛陽市的《尋跡洛神賦》,濮陽市的雜技劇《水秀》,南陽市的《楚風漢韻之四圣映像》以及河南博物院的《華夏古樂——音樂文物復原展演》6個項目入選河南省旅游演藝精品名錄。
建業電影小鎮《一路有戲》通過景區場景化、場景舞美化,完成了整體場景的沉浸,行進式表演方式,全程200余名演員參演,60分鐘劇情,涵蓋三重時空、四幕好戲、八大場景。
噴空——河南方言喜劇,是一門新興的中原幽默藝術。走進噴空劇場,觀看噴空開心表演,沉浸北宋勾欄瓦肆場景,走近100位河南歷史名人,重拾河南遺失方言,耳聞小二“響堂”腔調,體驗懷舊情懷,是娛樂、旅游、文化體驗的時尚選擇。
沉浸式數字光影演藝《尋跡洛神賦》綜合運用AR、VR、裸眼3D、藝術空間造景、水景特效、多維感官設計等創意手法,以多媒體、聲光電等高科技為展示手段,以沉浸式演出、互動表演等為體驗方式,創造了展、演、秀融合的演藝形態,讓觀眾沉浸式感受洛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濮陽雜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雜技之鄉”。《水秀》以水為主題,以雜技為主要表現形式,以龍為主要形象,將龍文化、黃河文化、雜技文化高度融合,注入水中芭蕾、跳水、魔術等多種藝術形式,詮釋了人與萬物共生共榮的理念,讓觀眾在感受藝術之美的同時感悟生命、感悟自然。
南陽市《楚風漢韻之四圣映像》講述蘊藏于舞蹈之中的楚漢文化,盡顯華夏舞蹈千年的至真至美。演出共分為四個篇章,每個篇章都精彩紛呈講述兩漢時期的精彩故事,將兩漢時期的戰爭場景、范蠡與西施的愛情故事、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救死扶傷的故事、東漢時期的著名天文學家科圣張衡發明地動儀的場景一一展現在人們面前。
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音樂文物復原展演》依托于中原地區豐厚的歷史底蘊和河南博物院豐富的館藏音樂文物,以中原地區音樂歷史為脈絡,通過復原出土樂器、古樂譜及音樂圖像,經過多年的藝術實踐與積累,逐步復原與重構了從史前至唐宋時期的音樂形態的舞臺化展示。
根據要求,各入選旅游演藝精品名錄項目要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提升項目品牌價值,在創作生產、業態模式、運營管理、文化傳播等方面不斷提質增效,為河南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
關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手機報(ID:hnlysjb)
了解更多旅游資訊
來源:本報
編輯:王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