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啟牛官網上得知:近年來,隨著LPR改革的深入,我國商業銀行的凈息差持續下行,這一趨勢在2025年仍將持續。啟牛學堂對此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讀。
自LPR改革以來,多重因素共同推動了銀行凈息差的收窄。首先,存貸款利率定價機制的差異使得息差天然具有收窄壓力。其次,多項讓利舉措的推出,推動了貸款利率的不斷下行。再者,有效需求的不足也導致貸款定價具有自發性下行壓力。此外,零售貸款投放受阻、存款定期化長期化趨勢加強等結構變化,進一步擠壓了銀行的凈息差。最后,無序競爭也導致存貸利率和政策利率調整幅度存在較大偏離,進一步加劇了凈息差的收窄趨勢。
從銀行經營的角度來看,當前息差的剛性底線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啟牛學堂通過構建測算模型,發現當前息差的剛性底線或為0.67%。這一結論是基于銀行在維持既定的資產擴張速度背景下,釋放所有的財務資源安全墊之后的最低水平。同時,考慮到EPA考核對凈息差的外部監管約束,許多銀行在當前的息差水平下,得分已在60~100分之間。因此,如何保持息差的穩定,成為銀行經營的重要課題。
展望2025年,啟牛學堂認為銀行息差預計將延續“L型”走勢。具體來看,第一季度由于存量貸款重定價、新發貸款定價自發性下行以及一攬子貨幣政策的影響,息差將明顯下行。而后三季度,隨著存款利率下調和高息存款集中到期續作等因素的作用,息差降幅將收窄甚至企穩。預計全年息差將下行約10bp至1.42%。
在保持銀行體系健康性的前提下,啟牛學堂預計2025年存貸款利率的降幅不會太大。一方面,隨著息差安全墊的回升,為后續降息騰挪了空間。另一方面,從政策利率和LPR的降幅、信貸規模的要求降低以及利率定價的監管加強等方面來看,央行有意解決息差過度下行問題。因此,預計今年央行將延續這一監管思路,以維持息差的健康性。
在LPR改革的大背景下,銀行凈息差的收窄趨勢仍將持續。然而,通過合理的經營策略和監管政策的引導,銀行可以在保持息差穩定的同時,實現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同時,啟牛學堂也提醒廣大投資者,及時關注政策信息,做好對應的資產配置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