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樂觀,也別太悲觀。
這是柏年對此次中美倫敦會談的整體評價。
繼中美四月在日內瓦就關稅問題達成框架協議之后,5月份中美雙方談判代表在倫敦繼續進行談判,核心是上次沒有解決的芬太尼問題,稀土和芯片的產業制裁問題。
為此,美方不僅派出財政部長貝森特,還有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后者直接負責對華出口管制,這也代表技術管制議題成為了這次談判的核心。
具體來說,就是“稀土換芯片”。
美方核心訴求是中國放松稀土出口管制,現代汽車產業離不開稀土,像電機、傳感器、動力轉向系統都需要用到稀土磁鐵;如果我們斷供美國那邊的生產線就直接停工了。
而汽車產業又藍領就業的大頭,紅脖子們失業了,他們還會支持特朗普嗎?
所以大家最近能看到,特朗普頂著巨大的輿論壓力,大規模搜捕非法移民,甚至釀成了騷亂。
歸根到底,就是個就業問題。他得演給自己的選民看,趕走這些非法移民,中國恢復稀土供應,你們的工作就有著落了。
對我們來說,當然是要求美國放寬半導體、EDA軟件、核電設備等技術的出口限制。
這些產業都屬于過去投入不足,現在慢慢還在量變,需要長時間的資金,技術投入才可能取得突破,短期實事求的說,確實是依賴美國的設備和技術的。
從具體的會談流程上來看,兩天時間,第一天談了6個小時,第二天談了一整天,甚至談到了半夜,說明上面提到的這些問題肯定都談了,激烈的博弈和交鋒自然也不會少。
從雙方后續發布的一些通告來看,也驗證了會談的一些波折。
美國這邊,商務部長表示會談結果得跟總統匯報,等特朗普拍板;如果特朗普批準了,在新框架下,稀土問題能解決。作為回應,美國也會取消一些出口限制。
說白了,這就是你買東西時,嫌太貴了,想壓價,店員跟你說,我做不了主,得問問老板。
兩邊的要價可能超出了事前的預期,想要再讓步不容易。
這一點從國內的相關報道中也能看出端倪。新華社的報道是“原則上,就落實日內瓦共識和領導人通話共識達成框架一致”,雙方進行了“專業,理性,深入和坦率的交流”。
這個論調大家細品,突出過程,模糊了結果。
說得更直白一點,所謂框架性共識,就是大方向上雙方都沒啥問題,但是談到具體的問題和細節上,雙方的分歧就比較多了。
即使第二天談到了大半夜,有些問題還沒有解決,后續還得等雙方領導人拍板或者安排后續會議解決。
整體來說,相較于上次的日內瓦會談,此次的倫敦會談顯然沒有那么樂觀。
反映到市場上,A股已經一路漲到了3400附近,處于箱體上軌,算是利多拉滿,市場已經對談判順利進行了計價,但從剛剛的分析來看,這次的談判顯然沒有那么順利。
6月10號,滬指剛剛站上3400,就有一波莫名的跳水,背后就是一些小作文,會談不順利之類的。
如果會談最終公報發出來,雙方只是達成了一些有限的成果,那么股市有可能回吐前期的部分漲幅。
如果真的如市場預期,會談比較順利,那么市場也有可能走利好兌現。
畢竟3400再往上全是套牢盤,拋壓會比較多。當下的量能想要突破這些籌碼密集區也是比較困難的。
具體到板塊上面,對半導體算不上什么利好。
原先是封鎖先進制程相關技術設備,讓你造不出來。現在中美談判要放松管制,那就放松一些中低端的芯片管制。
美國產的芯片直接涌入中國市場,對于芯片下游的這些手機、電腦、電動車廠商來說,外國進口的便宜,性能更穩定,那就用進口的。
像中芯國際就要把自家的28納米芯片進行降價處理,本來2500美元市場價現在統統六折出售,原因就在于美國芯片廠商靠著《芯片法案》的補貼,目前已經能在中端芯片市場和國產芯片較量一下了。
相對來說,生物醫藥可能會受益。
別忘了本輪A股醫藥板塊啟動的核心事件:國產創新藥公司三生國健拿下了輝瑞450億巨額訂單,然后市場慢慢發現,國內的生物醫藥企業已經否極泰來,在創新藥領域厚積薄發,能拿出超越美國人的拳頭產品了,讓美國人心甘情愿付費使用專利。
而在中美大緩和的背景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新藥企業,把自己的產品賣到美國去,繼電動車和DeepSeek之后,國產創新藥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讓全世界驚嘆的產品,相關板塊的機會值得把握。
除了A股市場,此輪中美談判還會對債券、黃金、美股市場產生深遠影響,柏年也在自己的私密圈子【柏年的財富圈】里,對這些問題一一做過回答。另外我每月還會給出自己的投資組合,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在主頁發送666加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