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上海警方依法追責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商家
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看似“提升性能”,實則暗藏致命隱患,私自更換大功率電機、加裝電池、拆除限速裝置等行為,極易引發電池過熱、車輛失控、剎車失靈等嚴重后果,危害社會安全。為有力打擊非法改裝行為,上海公安交管部門建立電動自行車事故反查機制,對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線索“追根溯源”,對非法改裝商家依法追責。
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反查
P
今年1月8日,本市浦東新區發生一起電動自行車與行人相撞交通事故。當日11時30分許,當事人方某駕駛電動自行車在鹽朝公路由東向西行駛時,與由北向南橫過道路的行人楊某相撞,事故造成楊某頭部受傷。
浦東警方經調查發現,涉案電動自行車時速達到45公里/小時,不符合《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的相關技術標準,存在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的嫌疑。經對事故當事人開展詢問,發現該車先后由浦東川沙、惠南地區的兩家電動自行車店鋪對電動自行車的電池、電機等部件進行了非法改裝。
據此,浦東警方對兩家店鋪開展上門調查,固定了兩家店鋪經營者違法改裝電動自行車的證據,最終依法認定方某駕駛非法改裝的電動自行車超速行駛,承擔事故主要責任;楊某橫過道路未確保安全,承擔事故次要責任;兩家店鋪經營者各自承擔事故次要責任,并將依法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非法改裝的電動自行車發生交通事故,改裝商家被依法追責,這正是上海警方推進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工作的縮影。自2024年3月該項工作推進以來,上海警方將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溯源反查作為行動的重要一環,建立了常態化電動自行車事故反查、事故追責等全鏈條溯源調查機制,明確“一般程序每案必查”要求。今年以來,已累計反查涉電動自行車一般程序事故2100余起。從反查情況看,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呈下降趨勢,從事非法改裝的店鋪明顯減少,有效推動全市涉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亡人數同比下降17.4%。
在此基礎上,上海警方會同市場監管、消防等部門進一步加強聯合執法機制,探索將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店鋪納入事故責任方,進一步提升震懾力度。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通過事故溯源反查發現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線索650余條,移送市場監管行政立案500余起,將非法改裝企業納入事故責任方48起。同時,會同司法部司法鑒定院研發便攜式“電動自行車綜合檢測系統”,聯合制定《上海市超標電動自行車檢驗工作指引》,進一步規范檢驗鑒定工作流程,不斷提升反查質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