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后,鏡頭的對焦,輿論的目光,終于從城市孩子轉移到了農村孩子的身上。
最近,廣西桂林,一位女生高考結束后獨自挑著一扁擔行李回家的身影,感動了無數網友,樸素的小小身影被鏡頭捕捉下來,在全網各大平臺瘋傳,點贊與好評聲如潮。
與很多城里孩子父母敲鑼打鼓穿旗袍送考、鮮花不同,這位戴著眼鏡、穿著樸素的女生沒有家長接考,獨自用一根粗木棍當扁擔,挑著塞得滿滿當當的兩大包行李,步伐堅定。
縱然周圍同齡同學來來往往,女生的臉上也絲毫不見羞怯之意,反而充滿自信。
網友們紛紛毫不吝惜地贊譽道:
“雖然沒有掌聲,沒有鮮花,沒有擁抱,但步伐卻無比堅定,骨子里透著一股韌勁,這份自信坦然,實在令人佩服。”
“小姑娘比我上學那會強得太多太多,和她一樣年紀的時候,幼稚的自尊心作祟,偶爾父母騎三輪車接送上學,恨不得把頭埋進膝蓋里,生怕被同學看見嘲笑。”
“不要被旗袍和鮮花蒙蔽了雙眼,這才是千千萬萬農村孩子的高考。”
深以為然。
高考期間,網上鋪天蓋地皆是城里父母穿旗袍送鮮花、送禮物的視頻。高考剛結束,熱搜詞條“高考后收到了父母的禮物”話題沖上熱搜,孩子們爭相在網上曬出收到的昂貴禮物。
有人收到父母獎勵的最新款的蘋果全家桶電子設備。有人收到父母為其辦好的護照,即將奔赴旅行。
有人收到滿滿一桌子的電競設備。
還有人收到父母精心準備的價值五萬元的大禮包,現金紅包、手機、耳機、包包、化妝品、國內任意地點的旅行套餐……應有盡有。
或許是羨慕的話已經說膩了,在這些視頻的評論區,高贊留言已不再是羨慕與祝福的聲音,大家只是一味感慨:
“有的家庭:蘋果、旅行、演唱會門票隨便選。
有的家庭:快去找暑假工,不然后面不好找了。”
這可能也正是那位獨自挑著扁擔回家的樸素女生能夠沖上熱搜,甚至被人民日報轉發點贊表揚的原因,能打動人心的往往不是富人的幸福,而是普通家庭孩子的平凡與堅韌。
后來媒體找到了這位挑扁擔的樸素女生,還找到了她的班主任。
班主任介紹,女生名為劉燕,家庭很普通,是脫貧戶,父親平時在外打工,她為人樸實,學習也很刻苦,很有實干精神,說做什么就做什么,實踐能力很強,成績在班里屬于中上游。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話在她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但其實她并非一個人回家的,高考結束那天,母親騎著摩托車來接她,但由于考場周邊人流量大,她便自己挑著行李先走一段再跟母親匯合,恰巧被開車前來接學生的其他家長拍下。
面對猝不及防的走紅,劉燕起初感到驚慌,但班主任及時安撫她,告訴她大家都在夸她為,這不是壞事。事實確實如此,評論區罕見的意見統一,沒有質疑,沒有奇奇怪怪的聲音。
最讓我感慨的莫過于,班主任最后的一番話:
“學生們平時也是一樣,都有自己拿行李回家的,學生們不一定是挑扁擔,有的可能是手提,有的可能是背包。學校的高考則是由學校組織送考,老師們全程陪同,考場外,只有少數家長會在路邊為孩子加油打氣,大部分學生家長都不會陪同。”
這簡直與我當年在小縣城上高中的情形一模一樣。
高考期間,學生們吃住依然全在學校里,由學校的大巴車統一送去考場,每輛車上都有多名帶隊老師全程陪同,壓根不可能出現學生考試遲到或者忘帶準考證的意外狀況。
很少有家長前來陪同,更沒有旗袍,也沒有鮮花。
同學們大多來自縣城底下的農村,沒有車,父母來接也無濟于事,大多都是自己扛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或坐著縣城直達鄉鎮的客車,或坐著尚未被取締的私人面包車獨自回家。
網絡上的喧囂與繁華,與我們并無多少關系。
回到家以后,在短暫的歇息過后,便要重新背起行囊獨自外出打暑假工了,無論掙得多與少,總能稍微幫家里減輕些負擔。
正如這位挑著扁擔回家的女生被問到接下來有何打算時,她不假思索回答說,高考結束了,她想要在當地找一份暑假工,如果找不到,就自己擺攤賣涼粉,賺些錢。
有句話說:金榜題名之后,世界的參差才被放大。
說的是,農村的孩子,在大學里沒有老師帶路,又遠離家長管束,同時家長能給予的指導無限接近于零,需要怎么做只能全靠自己摸索。
但其實,農村的孩子從高考結束的那刻起,世界的參差就已經被放大。
能做的就是,將自己當成整個家庭的起點,讓自己成為自己下一代的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