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韜出品衛生巾之后,又一個跨界做衛生巾的品牌出來了。
對,就是俞敏洪的東方甄選,自營品牌,名字直接套用,生產方式是代工,618之前開賣。
自從眾多衛生巾品牌出現缺斤短兩的事情后,許多明星和企業躍躍欲試,連小米都差點動了凡心。
不過,流量生意弄不好是要被反噬的。
黃子韜的衛生巾一小時賣出4000多萬元,可沒多久就有人開罵了,說醫護級的產品,卻賣到了醫用級的價格,差評。
那,俞敏洪為什么讓東方甄選趟這趟渾水呢?
因為自從董宇輝離開后,東方甄選就像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直播間人數肉眼可見地少了,財報也是跌得有點不忍直視。
2025一季度,東方甄選營收同比下跌了20%,凈利潤虧了快1億。董宇輝在的時候,直播間輕松10萬+觀眾,現在有兩三萬已經不錯了。
俞敏洪也只能解釋說:“虧損并不意味著失敗,而是調整與反思的契機。”
那怎么調整呢?
做不了流量生意,俞敏洪直接定調走“以產品為中心的模式”。說白了就是做自營,增加用戶黏性,提高毛利率。
過去一年,東方甄選的自營產品已成為公司的核心收入來源,在總銷量中占比達46%。
其中,健康美食占比最高,其他還包括服飾、洗護、日化類等家庭日用產品。自營烤腸、可生吃的鮮雞蛋還小小出圈了一把。
但這種打法,有兩個問題。
首先,隨著自營產品增加,會帶來邊際效益的遞減。就是說,餓的時候,吃第一口包子是最香的,后面就越來越無感了。
其次,為了不讓消費者失望,還得不斷增加產品,甚至是大爆品。
但爆品哪有那么容易,稍有不慎,就會帶來新的邊際效益遞減,甚至是財務壓力。
當然,東方甄選現在也考慮不了那么多了。
趁著衛生巾還有流量屬性,多吃點,畢竟先填飽肚子再說。
作者丨逍遙
編輯丨墨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