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艘軍艦,它沒有裝一顆導彈,卻是美國航母編隊最忌憚的對手,每次老美搞海上軍演,它都“不請自來”、積極參與,到底是什么船有這么大的架子?這個“海上街溜子”來自中國,名叫815A電子偵察船。
2008年,隨著國際局勢變化和國防需求升級,中國啟動了815型電子偵察船的改進計劃,由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承擔建造任務。
該型電子偵察船的首艦“天王星”號在2010年時進入人民海軍服役,后續批次也在2015至2025年間陸續入列,目前已形成8艘規模的偵察船隊。
這款滿載僅排水量6000噸的偵察船只,憑借其獨特的隱身桅桿、四組直徑達3米的球形雷達罩和棱柱型封閉式桅桿設計,在全球電子偵察船領域獨樹一幟。
相較于傳統軍艦,815A最顯著的特征是艦體上分布的四個巨型天線罩,內部集成主被動復合超視距雷達系統,能在700公里外捕捉敵方雷達信號。也就是說,一艘815A就能控制面積和新疆差不多大的海域,真是“頭頂四個球,全球我最牛”。
作為電子偵察領域的“信息尖兵”,815A上搭載的HLJQ-366型相控陣雷達系統是其核心裝備。該系統采用氮化鎵半導體技術,工作頻段覆蓋X波段,通過雙模主動和被動探測模式,可同時追蹤1200個空中目標并識別關鍵威脅目標。
艦體兩側的拋物面天線專門用于截獲短波通信信號,配合光電經緯儀和紅外探測系統,構成覆蓋??仗烊虻膫刹炀W絡。其電子戰系統具備全頻段干擾能力,如果它愿意,可以讓演習中的F-35潛入海底。
更令人矚目的是,該船配備的量子通信系統可實現與天基衛星的實時數據中繼,在戰時,它能為東風26導彈提供精準的目標引導。
815A在實戰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一般而言,815A主要承擔三大戰略任務,即電磁情報收集、戰場環境測繪和導彈試驗保障。
在某次美軍演習期間,815A突破三重護航艦艇封鎖,抵近至航母編隊10海里處,完整截獲了F-35隱身戰機起降時的電磁頻譜特征。
這種抵近偵察不僅獲取戰術情報,也可以過持續電磁壓制干擾演習進程,試探對方的抗電磁干擾能力。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一種實戰,只不過不是熱戰。
海軍不同于陸軍,陸軍面對敵人挑釁可以用冷兵器對抗,海軍總不能用055大驅靠近敵方艦艇進行跳幫,然后用大刀砍對方吧?對付18世紀的海盜,這種戰術或許還可以,而面對21世紀的海盜,我們就要用一點點高科技了。
815A電子偵察船可以給敵方軍艦“拍照”,而照片也是一種情報資源?,F代反艦導彈,高端一些的都有計算機圖像匹配能力,接近目標時,它看到的敵方軍艦要和自己存儲的圖像進行對比,然后選擇攻擊。
比如,當鷹擊21飛到敵方航母編隊上空的時候,它就要開始認軍艦了,通過比對可知,這個是伯克級,這個是福特級,挑危險系數大的打!而導彈自己存儲的圖像就是電子偵察船拍下來的,其實衛星也可以拍攝,只是沒有電子偵察船拍的精度高。
815A電子偵察船也是中國055大驅的“好搭檔”。在戰時,它可以前出,遠距離偵查,而055大驅則“貓”在它的后方某個位置。
以這種方式組隊接近美國航母編隊,會讓對方感到非常棘手。如果航母艦載機起飛攻擊815A,它一檢測到就發信號給055,讓它進行攻擊,055離得太遠,雷達雖然鎖定不了,但是只管發導彈就行,由815A來引導。高超音速導彈的速度遠比美國的艦載機和巡航導彈飛的快,這樣就能在815A沒被擊中時,把整個編隊全部打掉。用一艘6000噸的電子偵察船,換一個艦隊,這筆賬怎么算都很劃算。
如果真打起來,可能都不需要換,因為815A早已經壓制住對方的雷達了,甚至是接管對方的指揮通信系統。另外,它配備自適應誘餌系統,誘導來襲導彈偏離自己,同時采用多頻段跳頻通信,確保與后面的055數據鏈路不被干擾,時刻用槍頂著航母腦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