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鵝老矣,尚能戰否”?
圖-160轟炸機,是俄羅斯空天軍的最后一張王牌,也是蘇聯留給俄羅斯的最寶貴的遺產。
蘇聯解體時,烏克蘭分到了19架圖-160,當年中國還找過烏克蘭,想購買幾架,可是美俄兩家同時出手阻撓,于是10架圖-160被就地拆解,8架被俄羅斯要去抵債,只剩1架殘破不全,被陳列在了烏克蘭的博物館內。什么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這就是最好的體現。
1987年,當北約還在為B-1B轟炸機的隱身性能爭論不休時,蘇聯已悄然列裝了全球最大的戰略轟炸機。
圖-160的研發始于冷戰最膠著的70年代,面對美國XB-70“女武神”留下的技術遺產,蘇聯設計師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放棄隱身外形,轉而追求極致的速度與航程。
這個決定在當時堪稱驚世駭俗,當西方航空界沉迷于雷達隱身技術時,蘇聯工程師卻在研究如何讓轟炸機在2.05馬赫的超音速狀態下持續巡航。
為實現這個目標,圖-160采用了可變后掠翼設計,其機翼后掠角可在20度至65度間自由調節,通過液壓系統精準控制翼尖的變形幅度。
這種設計需要解決兩大世界級難題,既要保證機翼在高速狀態下的結構強度,又要確保低速起降時的升力需求。為此,圖波列夫設計局采用鈦合金骨架與復合材料蒙皮,在機翼轉軸處安裝了直徑達1.4米的加強環,整個機翼結構重量超過80噸。
在動力系統上,圖-160的確不算落伍。它的四臺NK-32加力渦扇發動機并列安裝在機翼下方,單臺最大推力25噸。里面有庫茲涅佐夫設計局獨創的三轉子結構,采用獨特的反向氣流設計,使圖-160在不開啟加力時,總推力超過100噸,還非常省油,足以讓這架重達275噸的龐然大物,以0.9馬赫速度持續巡航15個小時。
2019年升級的NK-32-02發動機更將燃油效率提升15%,航程突破1.6萬公里,從莫斯科起飛可直抵美國西海岸。
作為俄羅斯空天軍戰略威懾的核心裝備,圖-160的武器系統堪稱“空中軍火庫”。兩個11.3米長的旋轉武器艙可攜帶12枚Kh-101巡航導彈。這種射程超過3500公里的隱身導彈配備地形匹配雷達,能在11000米高空以0.77馬赫突防。圖-160的載彈量高達45噸,相當于同時掛載176枚500磅級航彈,在火力密度排行榜上它是絕對的第一名。
但是,在現代防空系統的壓制下,白天鵝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即便是烏軍手上的S-300都有很大概率能把它打下來,更別提中美兩國的防空導彈了。
在俄烏戰場上,圖-160幾乎沒有出動過。盡管俄軍宣稱其執行了多次戰略巡航,但公開報道顯示,這些任務多為發射巡航導彈的“快遞式”打擊。就是遠離前線,在俄羅斯本土高空上丟航空制導炸彈。
其實這個任務,大型無人機比如中國的雙尾蝎也能做,俄羅斯自己的圖-95也可以。用圖-160就是殺雞用牛刀??墒遣粓绦羞@個任務,圖-160也不知道能干什么。
在航電系統上,它仍停留在上世紀90年代水平,依賴慣性陀螺儀,數據鏈傳輸速率不足50Mb,與北約的Link-16數據鏈差距明顯。
即便是這樣,現役的15架圖-160,俄羅斯也用不起,毀一架就少一架。目前俄羅斯有17架圖-160,有8架因零部件短缺長期停飛。俄羅斯目前試圖恢復圖-160的生產線,但是一年也就能交付兩三架。
站在2025年的時空坐標上回望,圖-160更像是一座凍結在冷戰時代的巨人,它三十年前就“死了“,只不過到2025年還沒有埋。
當下的世界,無人機蜂群已經開始改寫空戰規則,反隱身雷達重塑戰略平衡,可以預見,優雅的“白天鵝”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淡出歷史舞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