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內耗的孩子,內心格外強大
0 1
小女孩的滑板車被一小孩擅自使用后又遭推倒。
小女孩見狀一點也沒慣著對方,當場霸氣“維權”:“跟我說對不起!”
一句話喊得那是相當有氣勢。
那個小孩家長聽到后還對孩子說:“你看喲,害怕不,快走吧快走吧。”
小女孩也不打怵當即大聲道:“害怕也沒用!”
有網友看到后直言:小姑娘1米2的身高,2米1的氣場!
小女孩維護自身權益的樣子,又霸氣又可愛。
惹得不少網友留言稱很喜歡小女孩這種不內耗的精神,紛紛為她點贊。
果然還得小孩姐啊!
光是據理力爭、有話直說的這份勇氣,就值得很多人學習。
0 2
一位小孩哥去理發店剪頭發,沒想到理發師把他的頭發剪得太短了。
看到自己的頭發被剪毀了,他氣得一邊哭一邊說:
“我明天怎么去上學啊,我也是人啊!”
隨后他是越看越委屈,當場怒懟理發師:“賠錢!我要報警抓你!”
后面店長過來安撫小男孩,承諾等他頭發長出來后,親自給他剪個滿意的發型。
小男孩卻說:“剪成這樣,我才不會再來第二次呢!”
不少網友看到后紛紛留言稱,小男孩說出了自己對托尼老師的心聲。
因為生活中很多人去剪頭發,即便對剪出來的效果不滿意,也不好意思說。
“這視頻看得我極度舒適!小孩哥做了我一直想做卻不敢做的事。”
“我跟小孩哥的差距可太大了,我都是忍到回家才哭。”
不得不說,與敢說話的小孩哥相比,那些遇事就糾結、只會默默承受的孩子,真的很容易內耗、吃虧。
所以啊,家長們在教育孩子要懂得分享、學會謙讓、保持善良的同時,可千萬別忘了告訴孩子,不要一味地委屈自己。
要讓他學會勇敢地維護自己的權利,要是遇到讓自己特別不舒服的事情,一定要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千萬別憋在心里。
0 3
看到一位家長說,從前自己老叫孩子讓一讓,導致孩子的玩具被別的小朋友拿走也不吭聲,甚至去玩公共設施,別人來了一說孩子立刻就會起來不再玩了。
一些家長看后直言“我也是這樣”。
從小告訴孩子要懂得分享,卻忘記教他要懂得維護自身權利,導致孩子經常委屈自己。
說實話,家長讓孩子懂分享沒錯,但也別忘記告訴他,如果實在不想,也有拒絕的權利。
否則,當“讓一讓”變成“必須讓”,慷慨就會異化為自我犧牲。
一旦孩子習慣性退讓時,他們失去的便不僅僅是一個玩具,更是捍衛自我的勇氣。
為此,家長平時不僅要給孩子說“不”的權利和機會,也要給足孩子安全感,通過積極的溝通和引導,讓孩子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選擇隱忍和逃避。
0 4
一小孩哥和媽媽說班里有個同學說他穿的衣服不好看,媽媽一聽當即表示“我覺得很帥”。
本來還擔心孩子會因為同學的這句話而感到難過失落,可下一秒就聽到孩子問:
“能給我買一件一樣的嗎?”
媽媽還有點懵,小孩哥便接著說道:
“這樣我就能換著穿了!憑什么說我衣服不好看,我就不穿?我偏要天天都穿這件衣服,讓他看習慣!”
小孩哥:不好看是吧,那我天天穿給你看!
看到這里,誰不說一句:“小孩哥,霸氣!”
不少網友感慨,要是自己被人說衣服不好看,第一反應肯定是羞愧難當,然后默默地把衣服收起來,以后再也不敢穿了。
而小孩哥卻截然不同,他不會因為他人的評價而陷入自我懷疑與內耗,反而勇敢地捍衛自己的喜好,這讓許多成年人都自嘆不如。
在這個充滿評判的世界里,教會孩子既不失禮貌地表達自我,又不被他人評價所困,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
當孩子學會既尊重他人又忠于自我,他們才能在成長路上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堅定。
0 5
教育的藝術在于把握分寸。
我們既要培養孩子“贈人玫瑰”的胸懷,也要保留“這是我的玫瑰”的底氣。
當孩子學會在適當的時候說“好”,在必要的時候說“不”,他們才能真正成長為既溫暖又有棱角的人。
正如玫瑰既要有綻放的芬芳,也要有保護自己的尖刺。
孩子的成長路上,既會遇見陽光,也會遭遇風雨。
家長要做的是成為孩子最堅實的后盾,給予他足夠的安全感與勇氣,助他在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時,能夠從容不迫,勇敢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