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李昌平的一篇文章,題為《李昌平:中國基層最大的問題已經不是農民問題和土地問題》,談了三農問題,提出一個觀點,說現在“三農已經不是基層最大的問題了”,我認為有待商榷。
公開資料顯示,李昌平是著名三農問題專家,創立中國鄉建院并自任院長,重點關注農民利益,2000年3月致信朱總理,反映當地面臨的突出問題,有代表作《我向總理說實話》《我向百姓說實話》。
李昌平在最近這篇文章里,指出中國基層最大的問題已經不是三農問題,而是另外三個問題:一個是養老問題;一個是光棍問題;另一個小民營企業生存問題。但是縱觀全文,存在明顯的思維混亂。
李昌平先解釋了為什么三農問題不是“基層最大的問題”,說農產品過剩了,農民沒幾個種地了,農村房子、基礎設施閑置太多了,說“現在的三農問題和以前的三農問題大不一樣了,不那么重要了”。
這段話就顯得思維混亂。不過,結合全文,還是能夠把握他這里想表達的意思。李昌平在這里是想說,農村的土地問題、農民種地問題,相比于以前,“不那么重要了”,核心理由就是種地收入太少。
因此,李昌平在下文直接下結論,說“三農問題的核心是土地問題,這個判斷也不成立了”。李昌平這些說法表面上看不無道理,種地收入確實太少,確實是“已經沒有幾個農村人再靠土地收入生活了”。
可是很明顯,李昌平的視角太狹窄,他是懷著悲天憫人的情懷,站在個體農民的視角看的。這一點令人欽敬。但是,三農問題可不能僅僅站在個體農民的角度看,還應該站在國家安全與穩定的宏觀上看。
站在國家安全的宏觀上看,三農問題永遠是重要的,糧食生產永遠是重要的,理由如下:
第一,糧食生產關系到國家的穩定與安全,切不可等閑視之,切不可麻痹大意。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不能端在外國人手里。
現在的農產品過剩,是全球貿易的結果,并不是真正的過剩。中國必須保證基本的糧食生產能力,這樣才能防止被外國在吃飯問題上掐脖子。
外國糧食便宜,是因為中國有相對足夠的糧食生產,如果中國缺糧,外國糧食可就要漲價了,還可能拿糧食作為武器來要挾中國,中國將非常被動。
第二,越是種地收入下降,越是要做好三農工作,想辦法調動農民種地積極性,提高糧食產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確保土地不拋荒,促進農民增收。
現在種地收入比較低,如果農民再沒有其他收入,生活將很困難。面對這種情況,如何促進農民增收,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而且這永遠是重要問題。
第三,現在農村實際種地人數大幅度下降,而且未來還會繼續下降,但是畢竟還有幾億人在農村,做好三農工作有利于農村的穩定,農村穩定,才能確保全國穩定。
此外,許多進城安家落戶的農民,他們在城里還沒有真正扎根,他們的根還在農村,他們的魂還在農村,很多人是打算回到農村安度晚年的,所以三農工作尤其是土地問題,關系到他們的切身利益,是他們的一道保障。
應該認識到,三農工作雖然在基層,但卻不僅僅是基層干部的工作,而是黨中央高度重視并緊抓不放的重要工作,中央的表述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實際上,李昌平說的三個新問題,即養老問題、光棍問題、小民營企業生存問題,本質上還是三農工作的范疇,并沒有脫離原來的三農問題。
比如養老問題,本質上就是農民的收入問題與社會保險問題,促進農民增收,做好社保工作,養老問題也就解決了。不提高農民收入,不做好社保工作,全靠政府撥款,是不可能提高多少的。
而光棍問題,卻不單獨是農村的問題,這是一個整體的社會問題。而對于農村的光棍問題,促進農民增收,仍然是關鍵。
所以,李昌平所說三個新問題,新在表現形式,但根子還是三農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就是做好三農工作。而土地問題,永遠是三農工作的核心問題。
農民與土地,是天然的一對,土地問題處理不好,農民這個群體就不穩定,糧食生產就不穩定,社會就不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