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光像階梯可以丈量,那你是否還記得,曾經的自己如何拾級而上?
從日升到月落,從春花到冬雪,從盼著長大到害怕老去,從眼前的生活到遠方的風景。
從2000年給TA發的第一條短信,到2008年彩信里綻放的鳥巢夜空那簇煙火,從2013年4G的風揚起了創業夢想,到2025年爸媽學會在家庭相冊里分享過往。
而這,正是最近一個全新“網紅打卡地”的主題。
在北京三里屯一號場T+MALL、杭州天目里、長沙大悅城、廣州花城廣場、成都萬象城……一座座“時光階梯”將不同年代的通信記憶,變成了能看能玩、能拍照、能互動的時光長廊。
沿著這條長廊,從1999一路延伸至2025,從動感地帶到視頻彩鈴,從黑板粉筆到智能手機,從小紙條到5G視頻,一路串起了中國移動與用戶的長久陪伴,也喚回了無數人的青春歲月。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營銷秀,而是一次以時間價值為尺、以用戶情感為錨的戰略升維。
“時光階梯”這一具象表達背后,真正的主角,是中國移動5月15日發布的“網齡成長計劃”:為所有移動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回饋。
從“基礎服務”到“情感共鳴”,從“爭奪用戶”到“陪伴用戶”——一場重寫運營商市場競爭與客戶服務邏輯的深刻變革,就此啟幕。
1
打破惡性循環
過去三十年來,通信服務一直是中國競爭最慘烈的行業之一。
從網絡覆蓋到通話質量,從基礎資費到定制套餐,從十萬營業廳到各種“擺攤地推”,從送寬帶、送硬件到免月租、加會員……三大運營商使盡各種手段,最終都回到一個原點:爭奪用戶。
然而,隨著市場日益飽和,新增紅利殆盡,話音短信、增值服務和流量都要么規模逐漸萎縮,要么陷入“加量不加價”的怪圈。
如何破局,已經成為運營商最緊迫的挑戰。
而中國移動的網齡成長計劃,正是在嘗試重新構建一個更健康的用戶關系。
這個計劃的核心邏輯并不復雜:讓成長和回饋,都可見、可感。
用戶根據網齡長短,被劃分為不同等級,享受不同層級的權益與福利。用戶網齡越長,獲得的就越多。
這個簡單的邏輯,卻是一次徹底的顛覆。
多年來,運營商與用戶的業務關系,以及給予用戶的權益,基本已經套餐化。
甚至為了留住用戶,運營商的很多業務套餐,都會以贈送用戶硬件、資源、服務等代價,為用戶設置長達12個月甚至36個月的鎖定期。
在中國,基礎通信既存在市場化競爭,也承擔著社會信息化底座的責任,所以通信業務一直在快速“提速降費”。
一個例子是,從2015年到2021年,全國的固定寬帶和手機流量平均資費水平,下降幅度高達95%。
當很多用戶發現,越是新套餐,越能享受更便宜資費和更多福利,他們的策略就轉變為頻繁更換套餐,甚至是不斷更改號碼甚至換運營商。
而沉重的業績考核,又倒逼運營商不得不推出更便宜的套餐來挽留和爭奪這些用戶。
惡性循環由此開始。
在此過程中,甚至有更嚴重的情況不斷出現。比如,有的地方公司為了業績,并不會主動提醒老用戶升級更優惠的套餐,導致用戶對運營商進一步失去信任。
這些是為什么套餐越來越便宜,用戶滿意度卻越來越低的根本癥結所在。
而現在,網齡成長計劃開啟了另一種新的可能。
它的核心意義在于,不再靠降價留人,而是以“長期主義”理念,以時間為紐帶,以情感為連接,重新構建與用戶的關系。
正如管理學家菲利普·科特勒所說:“營銷的本質,是創造并維持有價值的關系。”
多年的用戶積累,讓中國移動沉淀了中國最大的移動用戶數據圖譜。在這個系統中,每一位用戶的“網齡”不只是一個時間單位,而是從使用習慣、消費水平、社會關系、服務偏好到活躍周期,長期、真實、連續、完整的用戶洞察。
這是其他任何人都無法在短期內復制的核心競爭力,更是一座充滿潛力的富礦。
當一個用戶為中國移動貢獻的價值,和它從中國移動獲得的權益,都與它的“網齡”時間長度正相關,用戶就將與中國移動真正達成緊密且長久的深度信任,“老用戶”這座沉默的富礦也將激活,成為中國移動業績與品牌最有力的強勁引擎。
2
中國移動對“長期主義”的篤定踐行
網齡,不只是一個數字,而是用戶的一段人生經歷。
手機號,也不只是一段號碼,而是每一個人在數字世界的身份載體。
就像曾經一個網絡段子,通過手機號來看人品,那些長期使用同一個手機號碼的人,往往生活過得更加穩定,為人處世也更加踏實可信。
在網齡成長計劃中,“網齡”代表就不僅僅是優惠和福利,更是一種身份與情感的認同。
就像QQ的“月亮”和“太陽”一樣,5年、10年、20年“網齡”的差異化禮遇,成為群體歸屬和品牌認同的“身份勛章”;與之相對的身份認同、優先體驗和服務保障,是優先響應的尊崇和關鍵時刻的安心保障;而成長禮、生日禮、驚喜禮等關懷,更讓老用戶感受到被需要和被重視的溫度。
正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渴望被關注、被尊重。
而這正是中國移動想要傳遞的信息:用戶不是一段業務代碼,網齡也不是一個冰冷數字。每一個手機號的背后,其實都有一個用戶的成長故事。而中國移動希望這些故事被看見、被紀念,也被獎勵。
讓用戶愿意留下來,是因為被看見。而網齡成長計劃從基礎回饋到情感共鳴,會陪伴用戶生命中的每一個關鍵時刻,用中國移動的專屬儀式感,為用戶提供每一程陪伴。
于是,中國移動與用戶之間的關系,不再是簡單的買賣與服務,而是成為長期、穩定、共同成長的伙伴。
這是比優惠更有力量的情感綁定,也是中國移動“科技服務生活”理念的更佳表達。
時間從不說話,但我們的通信軌跡,已經像一條看不見的線,串起了青春、成長與生活的點點滴滴。
就像最近在社交媒體上反復刷屏的那句話:“原來,我用了這么久的中國移動。”
從“時光階梯”到網齡成長計劃,都是中國移動對老用戶最長情的承諾與告白:網齡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溫暖的雙向奔赴。
當然,客觀來說,現在的計劃還有向前探索的更多可能。
比如,就像一些用戶的熱切盼望,如果網齡的權益,能進一步與套餐、資費、流量包等用戶最關心的基礎資源進一步關聯,將會更具變革力量,也更能收獲用戶認同。
比如,如果網齡的權益,與全球通、動感地帶、神州行、移動愛家這些業務品牌的會員權益形成更好的協同,也將有可能產生更加奇妙的化學反應。
比如,未來如果運營商的AI能夠進一步了解用戶,根據用戶的切身需求,提供更多個性化的福利與關懷,也會更好地科技賦能用戶生活,讓科技有溫度。
一切才剛剛開始。
正如“階梯”頂上的那句宣言,時光向前,成長不斷。
在時光階梯的盡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通信央企對“長期主義”的篤定踐行。正如中國移動的理念“辦人民滿意服務企業,創世界一流服務標桿”,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曾經,我們走過的很多時光,都有中國移動的陪伴。未來,我們還會一起走向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