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一個俄烏沖突爆發(fā)以后,被推到風口浪尖的話題。之前有人就對波羅的海三國的主權問題提出過質疑,結果導致波羅的海三國的人差點沒氣暈了。
因為他們從1990年到1991年復國以來,從來沒有被人這么質疑過主權問題。為什么說復國呢?因為1917年沙俄覆滅以后,波羅的海三國相繼獨立,到了1940年才被蘇聯(lián)吞并,期間他們獨立過20多年。因此,蘇聯(lián)解體時他們再次獨立,算得上是復國。
之所以說他們不一定有合法主權,主要是因為在蘇聯(lián)解體之前,他們沒有簽署相關文件,就已經自己分出來單干了。所以這就給了后人說三道四的理由了。
其實這么說,無疑就是在羞辱他們。因為波羅的海三國,早就是在聯(lián)合國掛上號的主權國家了,真因為那點手續(xù)沒辦完,就能不承認他們是主權國家了嗎?當然不可能。這么說無非就是為了幫俄羅斯出口氣。畢竟這三個小國家,在俄烏沖突期間,一直都是站在烏克蘭這一邊的。
由此可見,只要角度夠刁鉆,沒有任何事情可以說是天衣無縫的。這是俄現(xiàn)在只找烏克蘭的麻煩,如果俄想要找其他前蘇聯(lián)加盟國的麻煩,照樣可以找到很多理由,說他們不是主權國家,更沒有領土主權。
中亞五國,是蘇聯(lián)時期從俄聯(lián)邦分出去的
中亞這地方,原本和俄羅斯也沒啥關系。是在19世紀中葉,沙俄花了半個世紀左右的時間,才給征服的。
那時候沙俄在中亞地區(qū)分別設立了草原總督區(qū)和突厥斯坦總督區(qū)。一方面是因為這里遍布各種放牧的優(yōu)質草場,另一方面則是這里的原住民多數操一口突厥語。
到了1885年,最后一個土庫曼城堡被攻破后,整個中亞4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被沙俄收入囊中。
這期間沙俄在亞洲可謂是賺麻了,除了從中亞撈了400萬平方公里外,還從清朝那兒累計拿走了151萬平方公里。當時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不被俄國人奉為大帝,簡直匪夷所思。
到了1917年沙俄崩盤以后,中亞這邊也謀求過獨立。
其中布哈拉汗國和希瓦汗國,本身就沒有被沙俄滅了,只是被沙俄占領而已。所以沙俄覆滅后,這兩個汗國直接宣布了獨立。不過到了1920年,蘇俄便將這兩個汗國先后給滅了,同時將這里的土地,并入了蘇俄。
此外1917年12月,哈薩克人在草原總督區(qū)建立了阿拉什自治共和國。他們最初是親白衛(wèi)軍的,與蘇俄針鋒相對。到了1920年8月,白衛(wèi)軍被蘇俄給打趴下了,阿拉什自治共和國,也選擇向蘇俄臣服,并入了蘇俄。
突厥斯坦總督區(qū),也在1918年4月,成立了一個叫突厥斯坦自治共和國的國家。不過他們很早就已經臣服于蘇俄了,反對派也都被蘇俄給滅了。
所以等到1922年蘇聯(lián)成立的時候,中亞這400萬平方公里,全都是蘇俄的地盤。烏克蘭好歹還是蘇聯(lián)成立初期4大加盟國之一,連烏克蘭的領土主權都受到了質疑,更何況是中亞五國?
中亞五國之所以能成立,主要是1924年到1936年這段時間,根據蘇聯(lián)的民族自治原則,他們達到了成立加盟國的門檻,這才從俄聯(lián)邦中分出來,逐步成立的。
所以,如果俄羅斯哪天要和中亞五國較真,同樣可以質疑這五國的主權合法性,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們的土地來自俄聯(lián)邦。甭管沙俄是否侵占了中亞,總之這五國當初就是從俄聯(lián)邦分出去的。
波羅的海三國、格魯吉亞,沒有簽署阿拉木圖宣言
其實普通人是很容易被忽悠的,因為他們不會花心思去了解背后的真相,只要有某個公眾人物一吆喝,一般都會有一大幫不明所以的吃瓜群眾緊隨其后,搖旗吶喊。畢竟在他們眼里,這可是公眾人物哎,他們怎么可能說錯呢?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產品,都需要請明星代言的原因。在普通人看來,連這么大牌的明星都代言了這款產品,那這款產品肯定錯不了。同理還有在電視上打廣告之類的手段,總能吸引一幫受眾。豈不知,那么被拉下來的老虎,那么多被封殺的明星,當年哪個不是沐猴而冠的公眾人物?
1917年沙俄崩盤后,波羅的海三國相繼獨立,并且成為了國聯(lián)的成員國。這一時期的波羅的海三國,明顯是有合法主權的國家,是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的。
但是1940年,蘇聯(lián)占了波羅的海三國,強行將它們并入了蘇聯(lián),其實這一過程是有爭議的。蘇聯(lián)的依據是,蘇德之間簽署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有秘密條款,這三國是劃入蘇聯(lián)勢力范圍的。這似乎有點說不過去,所以波羅的海三國加入蘇聯(lián)是否合法,其實是有爭議的。
因此波羅的海三國,在退出蘇聯(lián)的時候,并沒有簽署1991年12月21日的《阿拉木圖宣言》,他們認為,自己加入蘇聯(lián)的時候就是不合法的,自然也沒必要在退出時簽署什么宣言。
但是在俄羅斯看來,簽署《阿拉木圖宣言》才是參與蘇聯(lián)解體的正確步驟。波羅的海三國沒簽,所以主權有問題?,F(xiàn)在不找他們麻煩,那是因為分身乏術,且這三個家伙都加入了北約,但俄羅斯保留找他們麻煩的權利。
同理,格魯吉亞也沒有簽署《阿拉木圖宣言》,所以俄羅斯同樣可以以此找格魯吉亞的麻煩。這些年俄占著格魯吉亞的阿布哈茲、南奧塞梯等地,也算是在找麻煩了。
沒有蘇聯(lián),哪來的摩爾多瓦
摩爾多瓦整天要跟俄羅斯討要德左地區(qū),俄對此卻置若罔聞。原因很簡單,因為蘇聯(lián)時期,曾經在德左地區(qū)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設工業(yè)區(qū),打造養(yǎng)老休閑基地,這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咋能因為蘇聯(lián)解體,就輕易放棄呢?
所以蘇聯(lián)解體后,當地蘇軍直接變成了俄軍。即便摩爾多瓦已經取得了獨立,但德左的俄軍也沒有退出德左的意思。
在當地俄軍的幫助下,德左地區(qū)已經搞了好幾次獨立建國的活動。摩爾多瓦對此也只能唉聲嘆氣,畢竟作為歐洲數得上數的幾個窮國家之一,壓根不是俄羅斯的對手。
從主權角度來說,摩爾多瓦之所以能出現(xiàn),還真是蘇聯(lián)一手搞出來的。
1940年,蘇聯(lián)不僅占了波羅的海三國、十分之一的芬蘭,而且還逼著羅馬尼亞吐出了比薩拉比亞以及北布科維納。
其中北布科維納被劃入了烏克蘭,而比薩拉比亞和德左地區(qū)合并,成立了蘇聯(lián)的另一個加盟國摩爾達維亞,也就是摩爾多瓦的前身。
所以俄羅斯認為,德左地區(qū)本來就是當年蘇聯(lián)送給摩爾多瓦的,現(xiàn)在他們拿回來,豈不是天經地義?這和克里米亞有什么區(qū)別?
當然有區(qū)別,俄國人不會把這段歷史講太細。因為德左地區(qū)是1812年,沙俄從奧斯曼土耳其手里搶來的。到了1917年沙俄崩盤以后,德左地區(qū)并非并入了蘇俄,而是并入了烏克蘭,成了烏克蘭旗下的摩爾達維亞自治共和國。
一直到1940年,蘇聯(lián)才從烏克蘭手里把德左地區(qū)劃出來,將其與新得到的比薩拉比亞地區(qū)合并,組建了后來的摩爾多瓦。所以這事兒和俄聯(lián)邦其實沒啥關系。
不過俄聯(lián)邦作為蘇聯(lián)的主要繼承者,當然可以說,既然沒有蘇聯(lián)就沒有摩爾多瓦,那么只要未來有需求,他們自然可以否定摩爾多瓦的主權。
不是沙俄南下,哪來的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原本是伊朗的一部分,堪稱伊朗的外蒙。伊朗境內第一大民族是波斯,第二大民族就是阿塞拜疆族。
沙俄在19世紀初,通過2次俄伊戰(zhàn)爭,從伊朗手里割走了阿塞拜疆。到了1917年沙俄覆滅后,阿塞拜疆和格魯吉亞、亞美尼亞組建了外高加索聯(lián)邦,1922年,外高加索聯(lián)邦成了蘇聯(lián)初創(chuàng)4國之一。1936年,外高加索聯(lián)邦解體,才有了阿塞拜疆。1991年蘇聯(lián)解體,阿塞拜疆擁有了獨立主權。
所以,沒有當初俄國人南下?lián)寠Z伊朗的阿塞拜疆,哪來后來的阿塞拜疆獨立建國。這一點對外蒙來說一樣適用。亞美尼亞的情況也基本和阿塞拜疆差不多,同樣是俄伊戰(zhàn)爭中,東亞美尼亞被沙俄所占,至于西亞美尼亞則在奧斯曼帝國手里。
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是俄國的核心區(qū)
那就更別提了,烏克蘭東部和白俄羅斯東部,跟著沙俄好幾百年歷史了。所以俄國人當然認為這里就是俄國的一部分。
俄國要想實現(xiàn)偉大復興,就得先從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下手。白俄羅斯很好搞定,只要控制話事人就能控制好他們。但烏克蘭有點難控制,因為他們在烏克蘭西部的影響之下,總是想要融入歐洲,這是俄聯(lián)邦所能不接受的。
因此,只要俄高舉“烏白是俄國的核心區(qū)”這桿大旗,就能否定他們的主權,至少讓他們成為有限主權國家,緊緊貼在俄國身邊。
你看,只要角度夠刁鉆,這天下就沒有幾個國家是有主權的。你連主權都沒有了,還捍衛(wèi)個球的領土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