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雙碳” 目標的戰略引領下,綠色升級已成為酒業穿越周期、錨定未來的核心戰略選擇。當前,全球經濟格局大幅度重整,國內經濟增速趨緩,疊加白酒行業自身進入深度調整周期,市場競爭加劇,成本壓力凸顯。對于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的中小酒企而言,亟待通過綠色升級突破高耗能、高成本的發展瓶頸,傳統 “重市場、輕生產” 的發展思維需要發生轉變。
在這一背景下,節能降本已不再是單純的環境責任,而是與開拓市場、提升盈利具有同等戰略重要性的核心命題。與此同時,國家及地方層面密集出臺政策,大力推動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對酒企在ESG(環境、社會、治理)實踐和綠色生產方面的躍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明確的政策導向。
綜合內外因素,當下正是白酒企業,特別是中小酒企,替換高耗能老舊設備、進行系統性生產節能減排改造的關鍵時間窗口。把握政策紅利,實現降本增效與綠色升級的雙贏,是企業應對行業寒冬、布局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
能耗與物耗痛點:改造的起點與驅動力
白酒釀造作為典型的傳統工藝,其生產流程長期以來伴隨著高能耗、高物耗的特征。對于白酒企業來說,若是市場增收難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從生產側進行降本優化不失為穿越周期中的重要考量之一。
深入剖析傳統生產流程,在完全不影響酒體生產質量的情況下,蒸餾、恒溫、廢料處理是具備最大降本增效空間的生產環節:
蒸餾環節的能源消耗:蒸餾過程對持續高溫蒸汽的依賴是能耗大戶。傳統燃煤或燃油鍋爐熱效率普遍偏低(僅60%-70%),并造成一定的排放壓力。
以仁懷市某酒企為例,改造前每生產1噸白酒需消耗約1.6噸標準煤(基于項目節能報告數據折算),能源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例高達18%。此外,蒸汽冷凝水直接排放造成大量水資源浪費,單家年產萬噸的酒廠年耗水量可超50萬噸。
生產余料的處理壓力:白酒生產中的廢水主要來自蒸餾鍋底水、設備清洗水和窖底滲濾液,因其化學需氧量(COD)濃度極高(通常1-3萬mg/L),故對應的有效處理造成了可觀的成本壓力。另外一方面,酒糟等生產余料也有處理周期長、運轉成本高等特征。
例如,古藺縣某酒廠改造前每天需處理200噸高濃度廢水,處理成本約60元/噸(行業調研數據),年支出即超438萬元。而對于酒糟等絕大多數有機物余料來說,若采用簡單填埋方式,不僅每噸處理成本上升至約80元,更是掐斷了對酒糟進行生物改造以期二次利用的途徑。
制曲與發酵的隱性能耗:制曲車間對恒溫恒濕環境的嚴格要求,使得傳統空氣恒溫系統的能耗可占總能耗的15%左右。在發酵環節,開放式窖池導致大量熱量散失,能源利用率常不足60%。
這些痛點清晰揭示了傳統生產模式所帶來的巨大成本負擔,不僅推高了運營成本,也日益受到環保法規及政策的嚴格約束,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
因此,直面并解決這些高能耗、高物耗痛點,不僅是履行環保責任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小酒企在當前經濟與行業環境下,實現降本增效、提升生存與發展能力的迫切內在需求,也因此形成了企業節能改造發展最直接的驅動力。
技術改造的成本效益分析:降本增效的現實路徑
面對嚴峻的能耗與環保挑戰,針對性的技術改造并非僅僅是成本投入,更是開啟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雙贏之門的鑰匙。而實踐證明,在關鍵環節實施升級,能帶來顯著的回報。
? ? 能源系統優化
鍋爐改造:仁懷市已有超過90家酒企完成“油改電”,高效電鍋爐較傳統燃油鍋爐節能10%-15%,而當地政府也對此類改造提供按窖池數量進行的補貼,顯著降低了改造成本,讓節能項目更快實現落地及成本回收。
余熱回收:瀘州老窖將蒸餾余熱用于預熱鍋爐進水,每年節約蒸汽約1.4萬噸,折合成本120萬元。水井坊利用廢水處理產生的沼氣發電,年發電量可滿足廠區15%的用電需求,節省電費約80萬元。
? ? 水資源優化利用
冷卻水系統升級:古藺縣推廣的“水冷改風冷”等技術,顯著提升了水資源利用效率,冷卻水循環率可達80%以上。單廠應用后年節水量可達10萬噸,節省水費及排污費約30萬元。
廢水深度處理:劍南春廢水處理站依托四川省環科院等研發的基于強化脫氮的多級A/O泥膜復合工藝、“化學-生物”多點位深度除磷工藝等關鍵技術實施了廢水站升級改造,改造后污水站實際處理能力提升2倍以上,減少運維成本約25%,且出水水質長期穩定優于行業排放管控要求,實現廢水生物脫氮與碳減排“雙贏”。
? ? 固廢資源化利用
酒糟綜合利用:今世緣將酒糟通過微生物發酵制成高品質生物菌肥,用于其高粱種植基地,既解決了固廢處理難題,又改良了土壤,降低了種植成本。瀘州老窖則采用熱解技術,將酒糟轉化為高附加值的生物炭和可利用的燃氣,替代部分燃煤,實現年減排二氧化碳約3.6萬噸,兼具環保與經濟效益。
包裝材料革新:水井坊采用可降解的紙漿模塑替代傳統泡沫塑料包裝,每年減少塑料使用量約70噸,在降低環境足跡的同時,也實現了包裝成本15%的下降。
以上案例充分說明,綠色技術改造的投入能夠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成本節約和效率提升,甚至創造新的價值增長點。
可見,節能環保技改絕非“賠本買賣”,而是白酒企業,尤其是成本敏感的中小酒企,在當前環境下實現“降本”目標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徑之一,其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高度統一,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核心產區節能動態:政策驅動下的轉型浪潮
認識到綠色轉型的緊迫性與效益潛力,全國各白酒核心產區正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以政策引導與技術創新為雙引擎,加速推進產業的綠色化進程,主要產區的動態集中反映了這一趨勢。
貴州仁懷:作為醬酒核心產區,仁懷市清潔能源改造步伐領先。截至2025年初,全市超過95%的酒企已完成燃油鍋爐改造。配套建設的3座11萬千瓦級變電站有力保障了綠電供應。龍頭企業如茅臺集團,2023年綠電采購量已達1億千瓦時,并持續通過碳匯林項目中和碳排放(年吸收二氧化碳約2萬噸)。
四川古藺:古藺縣著力推動清潔生產標準化、規范化。出臺《醬香型白酒釀造廢水農業資源化利用技術規范》,并設定目標要求2027年前所有酒企達到清潔生產Ⅲ級水平。重點推廣窖池防滲改造、接酒池不銹鋼內襯等實用技術,有效解決滲漏問題。同時,規劃建設集中供熱中心替代分散小鍋爐,預計年節煤量可達10萬噸。
四川宜賓:宜賓產區在碳管理方面走在前列。四川省首個白酒行業碳排放核算地方標準《DB51/T3259-2025》于2025年4月正式實施,五糧液、劍南春等龍頭率先開展全生命周期碳盤查。五糧液通過智能釀造系統持續優化,其單位產品能耗較2020年已下降28%,并制定了清晰的碳中和路線圖(目標2030年),其酒糟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投產后可實現年替代標煤1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0萬噸。
這些產區的實踐表明,在政策強力推動和龍頭企業示范下,綠色生產改造已成為行業共識,并可直接、長遠的產生成本收益。
各主要產區的積極行動和顯著成效,不僅印證了綠色轉型的技術可行性和經濟性,更釋放出強烈的政策信號:政府正不遺余力地為酒企,特別是中小酒企的綠色躍遷創造有利條件、提供明確路徑和實質性支持,當前正是搭上這班“政策快車”的最佳時機。
政策支持與長效機制:轉型的堅實后盾
推動白酒行業綠色低碳轉型,離不開持續、有力的政策支持和長效機制的建立,這為企業的改造升級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和動力。
當前的政策體系主要圍繞以下幾個關鍵維度構建:
財政補貼與稅收優惠:這是最直接的經濟激勵。例如,仁懷市對在2024年底前完成清潔能源改造的酒企給予高額補貼(公開信息為4000元/窖池)。四川省對積極使用綠色電力的企業實施增值稅減免(13%),顯著降低用能成本。這類政策極大緩解了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初期投入壓力。
數字化賦能:政策鼓勵與技術進步相結合,推動智能化降耗。國臺多年來持續深耕智能釀造改造,實現基酒人均年產能提升 60%、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降低 8%,同時節水 78%、顯著降低生產成本并優化資源利用,基酒合格率達100%,全面實現降本增效目標,并充分體現了數字化在精細化管理、提升能效方面的巨大潛力。
產業協同創新:政策引導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推進綠色轉型。珍酒李渡聯合33家核心供應商共同開展ESG改造,帶動整個供應鏈的碳強度下降18%。水井坊積極參與制定《白酒產品碳足跡評價規范》,推動建立統一的行業標準,為綠色產品的認定和市場推廣奠定基礎,也倒逼產業鏈整體升級。
這些政策指引與長效機制,均從資金支持、技術引導、標準建設和生態協同等多方面發力,形成了一套組合拳。
綜上所述,一套涵蓋財稅激勵、技術推廣、標準制定和產業協同的立體化政策支持體系正在不斷完善。這套體系的核心目標,就是降低酒企綠色轉型的門檻和風險,加速整個行業向ESG和綠色生產躍進。對于敏銳的企業而言,善用這些政策紅利,是低成本、高效率完成改造的關鍵。
白酒行業正站在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經濟增速放緩與行業深度調整的雙重壓力,使得節能降本從未像今天這樣,與市場開拓和盈利提升具有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而另一方面,國家及地方政府對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的空前重視,以及對ESG理念的大力倡導,為白酒企業,尤其是面臨更大生存挑戰的中小酒企,提供了向綠色生產躍升的強大政策東風和明確路徑指引。
因此,當下無疑是一個不容錯過的關鍵時間窗口期。對于有志于降本增效、提升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白酒企業而言,抓住政策機遇,果斷投入對老舊、高耗能設備的替換升級,系統性地推進生產流程的綠色化改造,已不再是可選項,而是關乎未來生存與發展的必由之路。
行動遲緩者,未來難免在成本壓力與環保合規的雙重夾擊下陷入被動;而積極擁抱綠色變革者,則有望在降本與增效的雙重驅動下,贏得經濟效益與環境聲譽的雙重紅利,在行業新周期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時不我待,綠色轉型,行動正當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