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早茶德比”等趣味熱梗不斷刷屏,“蘇超”(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憑借高水準競技與接地氣的參賽陣容火爆出圈,掀起“跟著賽事去旅行”的熱潮。以賽事為媒,江蘇各地紛紛“花式攬客”,點燃旅游消費熱情。但面對蜂擁而至的客流,如何讓游客從“觀賽打卡”的匆匆過客,轉變為深度沉浸的“回頭客”,進一步釋放“體育+文旅”融合活力,成為亟待解答的課題。
“蘇超”出圈,點燃文旅熱潮
“蘇超”賽場上,13個江蘇城市的草根球隊同臺競技,65%以上的業余球員來自各行各業,卻展現出不輸職業賽事的競技水準。比賽中,蘇州與無錫的“太湖恩怨”、揚州與鎮江的“早茶德比”等城市熱梗頻出,不僅讓球迷熱血沸騰,更引發全網熱議。“身邊同學都在討論‘蘇超’,還把江蘇列進畢業旅行計劃,家鄉被更多人看到,特別自豪!”在北京上學的南通小伙張翼然說。
賽事的火爆直接拉動了旅游消費。開賽以來,“蘇超”單場最高吸引2.2萬名觀眾,鹽城2萬份“觀鳥+觀賽”產品瞬間售罄,常州推出的“9.9元門票+蘿卜干炒飯套餐”,帶動本地蘿卜干品牌線上銷量翻番。美團數據顯示,端午節后,江蘇省內景區預訂量同比增長305%,“蘇超”成為拉動地方經濟的強力引擎。
這并非個例,貴州“村超”舉辦以來,榕江縣累計接待游客超17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約200億元;湖北龍舟賽期間,周邊民宿入住率達90%以上。草根賽事正以獨特魅力,成為文體旅融合的新引擎。
各地“花式攬客”,創新文旅體驗
隨著賽事旅游熱度攀升,各地紛紛出招,將賽事與在地文化深度融合。云南德欽舉辦的梅里100極限耐力賽,開通“賽事巴士”專線,串聯沿途雪山、草甸等景點;秦皇島的ILCA亞洲帆船錦標賽,配套帆船基地、海邊市集與非遺文創,打造“帆船之城”名片。
“村超”賽場邊,2元一瓶的平價礦泉水、遍布的貴州特色美食攤,中場休息時的侗族大歌表演,都讓游客陸婭記憶猶新,“主辦方在用心展示當地文化魅力”。在“蘇超”賽事中,不少城市也推出特色活動:南京打造“足球+金陵文化”體驗路線,游客可參觀足球主題展覽后游覽夫子廟;南通結合江海文化,推出“觀賽+趕海”特色旅游產品。
中國飯店協會專家王悅指出,當下居民旅游模式向精細化、重文化體驗轉變,草根賽事打破專業壁壘,以接地氣的方式激發體育文化熱情,成為帶動消費的新動能。
升級“文體旅”,實現長效留客
盡管賽事旅游熱度空前,但仍存在短板。有游客反饋,看完比賽后,周邊可游玩項目有限,住宿、交通等配套不足,難以長時間停留。如何將客流轉化為“留客”?
王悅認為,“蘇超”采用的“輕資產運營”模式極具借鑒意義,低票價吸引大量觀眾,再通過融合本地文化刺激消費。華僑大學教授殷杰則強調,文體旅融合的關鍵在于深挖城市文化獨特性,將文化符號轉化為可體驗的旅游產品,如開發“蘇超”城市主題盲盒、足球文化研學課程。
此外,完善配套服務與創新業態是重中之重。一方面,需加強賽事場館周邊交通、住宿、餐飲等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推動“體育+”多維度融合,開發“賽事+康養”“賽事+文創”等復合型產品。通過精細化引流與宣傳推廣,讓游客不僅為賽事而來,更為城市的文化、生活方式而停留,實現從“流量狂歡”到“品質深耕”的轉型,讓賽事旅游真正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長效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