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中山城
元 劉因
黃金一夕冷如鑌,劉項蕭然恐未真。
世事惡盈應有數,天心撥亂豈無人。
陵遷谷變橫流地,卵覆巢傾死節臣。
毛髦諸孫生氣在,九原精爽凜猶新。
《登中山城》現代漢語全譯?
黃金一夜之間變得冰冷如鐵,
劉邦項羽的霸業煙消云散,想來不假。
世事厭惡滿盈自有定數,
上天要平定亂世,怎會缺少英雄?
看山陵崩塌、河谷改道,洪水肆虐大地,
似鳥巢傾覆,忠臣以死守節。
但那些披毛戴甲的英雄后代依然生生不息,
九泉之下的英魂,精神凜然如新!
?翻譯說明?
- 保留原詩意象?:如“黃金冷如鑌”譯為“冰冷如鐵”,既符合現代表達,又不失原意。
- 典故直白化?:劉邦、項羽直接點明,避免晦澀。
- 句式流暢自然?:采用現代漢語的短句結構,如“世事厭惡滿盈自有定數”,既符合原詩哲理,又易于理解。
- 情感強化?:如“卵覆巢傾”譯為“似鳥巢傾覆”,增強畫面感;“九原精爽凜猶新”譯為“精神凜然如新”,突出英魂不滅的意境。
這樣翻譯既忠實于原詩,又讓現代讀者能輕松領會其中的歷史滄桑與忠烈氣節。
《登中山城》是元代詩人劉因創作的一首懷古詩,其創作背景可總結如下:
?創作地點?:該詩作于河北唐縣古中山城遺址。中山城是戰國中山國(第八雄)建立的第一個都城,位于今唐縣北店頭鎮北城子村北,現存夯土城墻遺跡。
?歷史淵源?:中山城曾是后燕開國君主慕容垂的立都之地,慕容垂曾登北臺遠眺馬耳山,宋代蘇軾等文人也曾到此懷古。劉因游覽此地時,面對千年遺跡,觸發其歷史興衰之思。
?創作動機?:劉因借登高遠眺之機,感懷戰國中山國及歷代王朝的湮滅,詩中“陵遷谷變”“卵覆巢傾”等意象,映射元代初年社會動蕩與忠臣氣節的主題。
?詩人背景?:劉因(1249—1293)是元代理學家兼詩人,常以自然景物寓歷史哲理,此詩延續其“借古諷今”的創作風格,表達對世事變遷的深刻反思。
此背景綜合了中山城的地理、歷史及劉因個人經歷,突出其懷古傷今的創作意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