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科學日益發展的今天,要完全降服癌癥仍然是醫學界的一個難題。盡管許多早期的腫瘤已能準確地診察出來,為治療爭取了寶貴的時間,能早期發現、又及時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痊愈的病患卻仍然為數不多。在人們的感覺上,似乎患腫瘤的人越來越多,死于腫瘤的人也在增加,癌魔的陰影在人們印象里依然模糊陰險,散發著恐怖的死亡氣息。
在全世界攻克癌癥的龐大醫療隊伍里,中醫運用自己獨特的方法和經驗,作出了杰出的貢獻。那么具有數千年歷史的中醫對腫瘤的形成、發展及治療,又有怎樣的認識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呢?總體說來,除遺傳因素外,中醫認為腫瘤的形成是內傷情志,外感邪氣,病毒侵襲,導致人體生理上產生變化而發病的,其治療則以扶正祛邪、辨證施治為綱。
人的情志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情若太過,就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的氣血、五臟六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中醫有“百病生于氣”之說,如“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思則氣結,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寒則氣收,熱則氣泄,勞則氣耗”,所以情志不正常,是引起疾病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現代醫學也證實,引起情緒憂慮的各種精神刺激,均可導致人體免疫監視系統遭受破壞,通過血漿糖皮質激素的持續升高,造成細胞介導免疫的損失。人體免疫監視系統遭受破壞,變異的、過度增生的癌細胞得不到免疫系統及時地發現和圍殲,腫瘤細胞便可乘虛發展,到一定時候形成堅硬碩大的腫塊,威脅人的健康甚至生命。
中醫視“風、寒、暑、濕、燥、火”為外感六淫,也是一切疾病發生發展的外在主要因素,對腫瘤亦然。六淫也包括了化學、物理、生物等外在致癌因素。化學致癌物如烷化類、多環芳香烴類、芳香胺類、亞硝胺類等;物理類致癌因素包括電離輻射,長期機械與熱的刺激等;生物類致癌包括病毒與黃曲霉毒素等。如古中醫書籍記載:“石瘕(子宮癌腫)生聚胞(子宮)中,塞氣客于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肉當瀉不瀉,血不以留止,日益增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又如“繭唇(嘴唇腫瘤)由脾胃積火,結聚而成”。均說明中醫早已認識到寒、火等六淫可導致腫瘤的形成。而饑飽勞累過度、暴飲暴食、寒熱不適容易誘發消化系統腫瘤,如:“酒面炙煿,黏滑難化之物滯于中宮,損傷腸胃、漸成痞滿吞酸,甚則為噎膈反胃。”及“過飲滾酒,多成膈癥(相當于食管與胃部腫瘤),人皆知之”。
總結一下,中醫認為腫瘤形成的內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與臟腑功能失調,氣血虧虛相關
古中醫學家張景岳曾有論述:“脾腎不足及虛弱失調的人,多有積聚(腫瘤)之病。”“凡治噎膈(相當于食管與胃部腫瘤)大法,當以脾腎為主,治脾者宜從溫養,治腎者宜從滋潤。”此謂人體氣血虧虛、可致免疫系統的免疫力低下,容易在體內產生腫瘤。中醫古醫籍《黃帝內經》有“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之論,亦指出體內氣血虛損是造成人體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筆者行醫多年,見許多老年人即因年邁體弱,營養不均衡,造成氣血虧虛、免疫力低下產生腫瘤。而這些患者經手術切除腫瘤之后,元氣必大傷。此時若不及時辨證進補,則正氣不支,免疫系統功能難以恢復,五臟六腑運轉也不正常。特別是消化系統功能失調,營養得不到及時的補給,人體瘦弱、臉色蒼白、頭暈眼花,隔不多久,腫瘤便又在體內卷土重來。但若及時調補氣血使免疫功能強健,相對而言,腫瘤復發的風險則降低了許多。
(二)與人體內氣滯血瘀有關
中醫認為氣與血是人體生理功能的一種表現,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氣在正常狀況時暢流無阻,循行全身各部。氣屬陽,血屬陰,氣與血相互生化,相互依存,氣行則血行。如果因某種原因引起氣的功能失調,出現氣郁、氣滯、氣聚等,時間一久,必然會導致血瘀,積久則在人體內出現腫塊。
在臨床診治的腫瘤患者中,曾有不少受過各種撞傷,老傷沒有及時治愈多年后受傷部位出現腫瘤的病例。這種狀況固然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但也印證了中醫通過無數觀察和實踐.將氣滯血瘀作為誘發腫瘤原因之一的推斷。當然,造成人體氣滯血瘀證候的絕不單純是撞傷。其他許多內、外因素均可致使氣的功能失調,引起氣的郁滯,氣滯日久,必然血瘀。
中醫在治療腫瘤時,對氣滯血瘀證候明顯者,多采用大劑量活血化瘀的中草藥如丹參、赤芍、水蛭、虻蟲、穿山甲、麝香、三七等治療。瘀血一經化解,氣機順暢,腫瘤可由硬變軟,由大變小。一些流傳于民間的抗癌藥方,多是些清熱解毒的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半邊蓮、七星針等草藥。患者服用后效果不顯甚至不佳,往往就因為未采用這類活血化瘀中草藥、只盲目地清熱解毒。如果屬于寒凝毒結的腫瘤患者,遇到這種清熱解毒的涼藥反而會加重病情,或出現一些并發癥。所以中草藥治腫瘤最重要的是必須辨證施治,因人而異,對癥用藥才有可能提高療效。
(三)與邪毒郁熱有關
中醫所指的邪毒包括“風、寒、暑、濕、燥、火”六淫,還包括各類病毒、細菌、微生物,亦包括各種化學品、殺蟲劑及宇宙有害射線對人體的毒副作用。中醫認為毒邪入侵人體,
日久必然化熱、化火,火熱太過會傷氣,亦會灼燒五臟六腑。這些邪毒蘊藏于體內,是誘發腫瘤的定時炸彈,若不及時將其化解排出體外,時日一久當人體免疫功能下降時,便可能誘發腫瘤。
比如人體一些容易潰爛的部位遭受細菌、微生物的感染,經久不愈即有可能轉化為癌腫。感染幽門螺桿菌導致的胃潰瘍,有可能誘發胃部腫瘤,舌部、口腔若經常潰爛,日久也可能誘發舌癌、口腔癌。一些病毒侵入人體,日久亦可誘發腫瘤。如EB病毒可誘發鼻咽癌,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患者日久可誘發肝癌,感染人乳頭狀瘤病毒日久可誘發子宮頸癌、陰莖癌、皮膚癌,感染人類嗜T細胞病毒(HTLV)日久可誘發成T細胞白血病(俗稱血癌)等。此外還有化學品、農藥、化肥、含量過高的食品添加劑等,進入人體日久也可誘發腫瘤。總之,各種邪毒郁熱不能任之留存體內,中醫很注重的腸道排便功能,也即是日常排毒方式之一。
科學家用不同的細胞株和不同的癌基因,探索細胞癌變的過程,發現大多數癌癥要有兩個遺傳學步驟,才能使一個正常細胞癌變。第一階段是引入一種癌基因引起正常細胞基因突變為癌,這很難實現,此即中醫所指“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只有在人體正氣不足,即“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情況下,這種“基因突變”才有可能實現。第二個轉化階段是這些突變細胞迅速增殖,細胞的表面發生變化,再引入另一種癌基因導致細胞惡變而成為癌細胞。這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之間,可經歷數周到數年不等。其實,這種無形的演變過程,總是無聲無息地在人體發生,所以提防癌癥是人們長期不可懈怠的任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