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改變世界。
6月1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的鑼聲準時響起。與往常不同的是,這次敲鑼的并非傳統木槌,而是一臺Insta360全景相機——它的鏡頭記錄下了這個特殊時刻,也映照出創始人劉靖康平靜中帶著興奮的臉。這位身穿簡約文化衫的90后,剛剛帶領影石創新(Insta360)正式登陸科創板,成為“智能影像第一股”。
來源:影石創新官方
開盤價182元,較發行價暴漲285%,總市值突破700億元。這個數字讓影石創新成為2025年科創板募資額最高的企業,也是上交所年內第三大IPO。敲鐘臺上,劉靖康手持的并非普通相機:正是這款產品,讓中國品牌首次在全球全景相機市場擊敗三星、理光等國際巨頭,連續6年穩居銷量榜首。
這場IPO更像是一個技術極客的成人禮。沒有豪言壯語,劉靖康只是舉起相機,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定格了這個瞬間——就像他過去十年堅持的那樣:用產品說話,讓技術創造價值。
來源:影石創新官方
回過頭來看,影石創新的十年征途,為中國智造出海書寫了教科書級的注腳。此刻,劉靖康手中那臺記錄上市時刻的Insta360,恰是中國智造出海征程的隱喻——鏡頭所向,皆是疆土;價值所至,規則重寫。
90后技術極客的創業路:從校園黑客到全球第一
2010年,劉靖康進入南京大學軟件學院學習。這個看似普通的理工科學生,很快因為一系列“黑客”般的操作成為校園名人。最出名的一次,他僅憑電視臺采訪視頻中按鍵的聲音差異,就成功破譯了360公司創始人周鴻祎的手機號碼。這件事讓他在網絡上走紅,被同學們稱為“技術帝”。
圖片來源:影石創新官網
大學期間,劉靖康開始嘗試創業。他和幾個同學開發了“名校直播”APP,后來又做了面向企業的“V直播”。雖然這些項目不算成功,但讓他積累了寶貴的經驗。2013年,IDG資本的分析師童晨注意到了這個特別的年輕人。當時劉靖康的團隊團隊初期不足10人,擠在南京大學附近一個小辦公室里,連商業計劃書都沒有。但IDG資本還是決定投資,因為他們看中了這個年輕人身上的潛力。
2014年大學畢業后,劉靖康正式開始了創業之路。最初他們繼續做直播軟件,但他很快發現了一個新機會:360度全景影像技術。當時市面上還沒有好用的全景相機,國外產品又貴又難用。劉靖康決定轉型做硬件,把公司從南京搬到了供應鏈更完善的深圳。
這個決定讓團隊吃盡苦頭。做軟件出身的他們,對硬件制造一竅不通。第一代產品做出來后問題不斷,最后不得不召回。劉靖康后來回憶說:“我們以為從樣品到量產很簡單,實際上要解決結構設計、生產工藝、成本控制等無數問題。”
轉機出現在2016年。他們推出的Nano全景相機因為輕巧便攜,被央視等媒體用于“兩會”報道。這款定價1000多元的產品一下子打開了市場,讓影石創新站穩了腳跟。
站穩腳跟后,影石創新開始快速迭代產品。他們發現運動愛好者需要更專業的設備,于是推出了防抖性能更強的ONE系列;針對普通消費者,又開發了更小巧的Go系列。每款產品都瞄準一個具體的用戶需求,比如滑雪愛好者需要更廣的視角,Vlogger需要更方便的剪輯功能。
這種務實的產品策略很快見效。2018年,影石創新的全景相機銷量超過三星、理光等國際大牌,成為全球第一。如今,公司70%以上的收入來自海外,Insta360成為運動相機領域的知名品牌。2023年,他們的全球市場份額超過50%。
影石新品 X5 上市首日包攬全球多平臺單品銷售第一
2025年6月,影石創新在科創板上市,市值一度突破700億元,33歲的劉靖康成為科創板最年輕的創始人之一。回望創業歷程,他在一次采訪中說“我們想法是比較簡單,如果客戶選擇你,第一,你能解決競爭對手不為目標客戶解決的問題;第二,你相比于市場上其他方案沒有明顯的短板;第三,你的目標客戶知道前面兩件事,你要營銷、滲透和傳播。” 影石創新的成功或許就是堅持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做出真正解決用戶問題的產品。
這個從大學宿舍走出來的創業故事,印證了中國年輕一代創業者的特質:技術自信、全球視野,以及腳踏實地的產品思維。正如IDG資本合伙人牛奎光所說:“投資影石創新的核心邏輯就是'投人'。”在新出海時代相信年輕人,也許就是在相信創新的本能
影石創新如何一步步成為出海冠軍?
影石創新有76%的收入來自海外,產品銷往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景相機領域拿下全球67.2%的市場份額。它的成長路徑,既有中國制造的典型打法,也有獨特的創新邏輯。
早期的影石創新,面對的是一個被歐美品牌壟斷的市場。2016年,當Insta360推出首款消費級全景相機Nano時,行業巨頭理光已占據先發優勢。但影石發現了一個關鍵痛點:傳統全景相機依賴復雜的后期拼接,用戶從拍攝到成片需要等待數小時。
圖片來源:影石創新官網
因此,影石選擇了通過優化傳輸算法,他們讓相機與手機直連,實現“邊拍邊處理”。這一創新讓Nano在2016年德國IFA展上一戰成名,甚至吸引了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的駐足。后來,影石又陸續推出“隱形自拍桿”、AI自動剪輯(FlashCut)等功能,用軟件體驗的降維打擊,硬生生在GoPro和理光的夾縫中撕開市場。
產品有了,但賣給誰?
起初,影石團隊以為全景相機會被用于旅游打卡或家庭記錄,但第一批用戶反饋讓他們意識到:真正的剛需藏在極限運動場景里。滑雪、沖浪、山地自行車愛好者們需要一種能解放雙手、全景記錄運動過程的設備——而這正是傳統運動相機無法滿足的。
圖片來源:影石創新官網
影石迅速調整策略。硬件上,他們為相機加入防水、防抖和可拆卸電池設計;軟件上,開發出“子彈時間”(慢動作環繞拍攝)等創意功能。這些改動直接擊中了戶外運動群體的需求。2017年,影石的產品開始出現在歐美滑雪愛好者的社交平臺,用戶自發制作的“第一視角”全景視頻成了最好的廣告。那一年,影石海外收入首次突破1億元,其中歐美市場貢獻超六成。
要真正扎根海外,僅靠產品遠遠不夠
2016年,影石就在東京、柏林設立辦公室,核心任務不是銷售,而是提供本地化客服。例如,日本消費者對電子產品的包裝和說明書極其挑剔,影石團隊便專門設計日文版彩盒,甚至調整了產品收納袋的材質。在歐美市場,他們發現用戶更依賴郵件溝通,便將客服響應時間壓縮到2小時內——這比當時大部分中國出海品牌快得多。
內容營銷上,影石選擇與細分領域的KOL及KOC深度綁定。他們不找明星代言,而是贊助滑雪運動員、潛水教練等群體,并鼓勵用戶上傳原創視頻。如今,影石在海外社交平臺擁有超500萬粉絲,用戶生成內容(UGC)已成為其最核心的傳播資產。
圖片來源:影石創新官網
除了內容營銷上,影石也持續搭建海外體系。渠道方面,線上通過亞馬遜、自營官網覆蓋直接用戶,線下則入駐Apple Store、Best Buy等連鎖渠道,一個典型案例是日本市場——影石與Bic Camera等日本3C賣場建立了長期直接合作關系。據 Frost&Sullivan 數據,2024 年上半年影石創新銷量就超過了GoPro。
供應鏈布局上,影石創新通過優化供應鏈布局,不僅提升了物流時效,還降低了退貨率,增強了其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例如,針對歐洲市場,他們在荷蘭建立保稅倉,將物流時效從15天縮短到3天;美國市場則與當地服務商合作,提供“15天無理由退換”。這些投入看似成本高昂,卻大幅降低了消費者的決策門檻。2024年,影石海外退貨率僅1.2%,遠低于消費電子行業平均水平。
結語
回望這段出海歷程,影石創新的成功既得益于技術差異化,更源于對本土化運營的極致追求。當其他中國品牌還在用低價策略開拓海外時,影石創新選擇用技術普惠重塑行業標準——將專業級影像設備的價格從15000元降至499元,讓普通用戶也能輕松創作高質量內容。它的故事或許能證明了一件事:走“重新定義價值”的定位,可能才是中國智造全球化的正確打開方式。
真正的全球化,是讓中國創新成為世界創新的基礎設施。”影石們正用硬科技與軟實力編織一張超越國界的價值網絡。當新質生產力遇見全球價值鏈重構,中國企業的終極命題,不再是如何“走出去”,而是如何讓世界主動“走進來”。
也許,在不遠的將來,中國創新會比中國制造更加讓全球消費者印象深刻。
本期作者:Amy Cha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