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些年,基本上每年都有一千多萬名學生報名參加高考,比如2024年有1342萬名學生報名高考,此人數比2023年增加了51萬人。
雖然最后大部分學生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但根據國家公布數據來看,在2024年高考中,全國普通本科一共招生了489.97萬人,高職(專科)一共招生了567.94萬人。
由此來看,雖然參加高考的學生人數很多,但最后能夠被錄取為本科的學生人數比例卻比較低,連高考報名人數的一半都達不到。
就目前來說,盡管我國有三千多所高校,但其中本科高校比例還是比較低的,這也是為什么最近這幾年時間,各個地區為何一直要新增本科高校,這樣的做法也是為了讓更多的學生能夠接受本科教育。
而近日教育部再次發布了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這一次擬同意設置了10所本科高校。
這十所高校分別來自廣東、浙江、海南、陜西、新疆、西藏、重慶、江西。
其中陜西和新疆一口氣新增了兩所高校。
陜西新增的兩所高校分別為西安戲劇學院和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
新疆新增的兩所高校分別為塔里木理工學院和新疆理工職業大學。
浙江新增的是寧波東方理工大學。
這是一所民辦高校,是由寧波籍知名企業家虞仁榮資助創辦的,這所高校首任校長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十一。
這所高校定位是個小而精、高起點、高水平、國際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學。
而西湖大學的定位是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
福建福耀科技大學的定位是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國際化。
西湖大學和福建福耀科技大學也都是民辦高校,由此來看,寧波東方理工大學也應該是想要向比他早建校的兩所高校發展一樣。到時候我們就要來看看,這三所民辦高校到底哪所發展更勝一籌。
縱看這十所高校的校名,有9所都是正常的,學校校名前都加了具有象征性的城市或省份名,大家對這九所高校的校名是可以接受的。
但廣東迎來的新大學校名卻引起了大家的爭議,下面來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廣東此次迎來的新大學校名是“大灣區大學”,這是一所公辦高校,學校首任校長是中科院院士田剛。
田剛院士在1958年出生,他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他解決了一系列幾何及數學物理中的重大問題,是Gromov-Witten不變量理論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2001年當選為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在2004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在2013年擔任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院長,在2016年到2019年期間擔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在2020年擔任西湖大學理論科學研究院首任院長。
大灣區大學作為一所新成立的本科高校,首任校長就是如此厲害的一位大牛,真的讓人感到羨慕,說實話就單看田剛院士擔任學校首任校長,就可以知道廣東省人民政府非常重視這所大學的發展。
而大灣區大學有兩個校區,總面積是2350畝,學校將重點聚焦物質科學、先進工程、生命科學、新一代信息技術、理學、金融等六個方向開展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
廣東省作為我國的經濟大省,新增一所高校的面積竟高達2000多畝,這也讓很多網友稱贊廣東省出手真闊氣。在廣東省支持下,大灣區大學一定可以得到很好的發展。
但在大家得知廣東省迎來的新大學校名為大灣區大學的時候,卻引發了爭議。
單看這個校名,不知道這所高校到底在哪?這樣的高校名字符合相關規定嗎?
值得注意的是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
大灣區大學在廣東省,但這所高校前綴是大灣區,如果不知道這所高校在廣東省的,聽到這個校名還有點一頭霧水,根本都不知道具體在什么地方。
而在教育部研究制定的《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中提到,高等學校原則上不得冠以“華北”“華東”“東北”“西南”等大區及大區變體字樣。原則上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省級人民政府舉辦的學校可以使用省域命名。
而大灣區在廣東省,合適的校名應該是廣東大灣區大學,這樣的校名可以讓大家清晰知道這是廣東省的大學。
既然大灣區大學這個校名已經獲得了教育部的認可,那說明這也是有道理的,大家理性看待就行了。
廣東省迎來的大灣區大學,為廣東省高等教育發展注入了動力,這所高校的加入也會推動廣東高等教育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你怎么看待大灣區大學這個學校的名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