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周,"丑娃娃"Labubu還會霸屏社交平臺。
二手市場599元潮玩被炒到幾萬,這事兒太離譜。泡泡瑪特股價從2024年初漲近10倍,市值破3400億港元。創始人王寧身家207億美元,成河南新首富。
15-35歲女性是主力,她們不在乎"值不值",就圖個隱藏款。用戶平均點6次抽盒機,準觸發一次消費,這機制太勾人。
泰國首店開業首日賣1000萬,還拿了"神奇泰國體驗館"稱號。
明星主動曬Labubu,海外門店排隊像搶iPhone首發。有人月薪8000,每月硬擠2000買盲盒,這賬算不清。2024年純利潤34億,日均進賬超1000萬,毛利率66%直逼茅臺。
"集郵毀一生"是80后記憶,現在輪到"盲盒掏空錢包"。
黃牛用軟件毫秒搶貨,雇人排隊包場,普通人只能加價買。
有人花幾萬抽隱藏款,說"這是天選之子的快樂",真能快樂嗎?
泡泡瑪特說自己是"文化娛樂公司",不是玩具店,這定位挺巧妙。
Molly火過,Labubu接棒,IP"人海戰術"讓爆火有了必然性。
日本Kaws涼了,Labubu能火多久?
這問題沒人敢打包票。西方媒體研究"盲盒狂熱",說滿足了年輕人"不確定性驚喜"。高房價壓得人喘不過氣,盲盒成了"情緒抵償"的小確幸。
二手市場能高價成交的就那幾個,多數跟風者只能虧本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剛需",郵票、球鞋、盲盒,輪著來。
后續還會有新"泡泡瑪特"嗎?
這得看年輕人的新需求在哪兒。您覺得盲盒是"精神消費"還是"變相賭博"?
評論區聊聊。
投資有風險,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理性消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