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報道稱,6月13日朝中社報道稱,6月12日朝鮮海軍崔賢級導彈驅逐艦二號艦姜健艦舉行了隆重的下水儀式, 并授予艦旗。
姜健艦的修復速度真的是快的太嚇人了,5月21日下水失敗,6月2日扶正,6月5日下水,6月8日現身羅津造船廠的干船塢,在6月12日就完成了修復工作、觀禮臺搭建工作并舉行了下水儀式。這一切實在是快的太嚇人了點。哪怕僅僅是涂膩子也是如此!
一度被認為受損嚴重,切割艦艏,崔賢級姜健艦正式下水,讓全世界刮目相看
5月21日,在清津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的崔賢級導彈驅逐艦2號艦,發生了嚴重的事故,艦艉下水,艦艏卡在岸上,水線以下部分進水。軍艦成為了一條斜趴在碼頭上的死魚。下水失敗后朝鮮迅速承認了下水失敗,朝鮮軍政兩界以及造船廠的多名高官被帶走審查。
在全世界普遍看衰的背景下,朝鮮迅速開展的驅逐艦的扶正工作。艦體被藍色塑料布覆蓋周遭出現了大量的氣囊。6月4日時該艦恢復直立且扶正過程中一度被認為切割了船頭。6月5日時朝鮮官方報道該艦已恢復平衡并自行漂浮其中港池的中部,6月8日時,該艦抵達朝鮮羅津造船廠開展修復工作。
崔賢級二號艦扶正之后,朝鮮方面表示,該艦會前往羅津修船廠,接受為期約7~10天的微調修復作業。但正常情況下一艘險些翻沉的水面艦艇,在扶正之后需要經歷為期數個月的探傷與修復工作,全世界都認為朝鮮僅僅是在自夸。
萬萬沒想到,崔賢級二號艦6月5日才扶正,6月8日才現身朝鮮羅津造船廠,結果在6月12日舉行下水儀式了,并且從下水相關照片來看,該艦下水時的完成度還挺高,艦艏主炮、74個大大小小的垂直發射單元;鎧甲彈炮合一防空系統、輕型防空導彈、輕型反艇導彈均已安裝,完成度與崔賢艦基本相同。
幾天前的下水失敗,似乎沒有在這艘軍艦的外表上留下太多的痕跡。面上沒能看到任何明顯的損傷,水線部分也沒有看到任何比較明顯的劃痕。不得不說朝鮮的膩子技術是真的高,他修的也太快了。
只不過6月12日正式下水的崔賢級二號艦姜健艦,在舉行隆重的下水儀式、命名儀式、軍旗授予儀式等等一系列儀式的同時,仍舊沒有任何艦艇內部照片。盡管該級艦一號艦崔賢艦下水相關報道中,也沒有任何的艦艇內部照片。
結合姜健艦的經歷,實在是讓人懷疑該艦是否僅僅完成了表面的修復工作而已,主打能扛過開會就算硬,反正該艦一時半會不可能服役。先把表面上的工作看過去了再說別的。至少使用四天時間抹膩子還能理解,但使用四天時間修復液體內部實在是絕無可能。
崔賢級姜健艦以中朝兩黨黨員、東北抗聯軍軍官、朝鮮人民軍第一任總參謀長、姜健為名。姜健出生于1918年6月27日,陣亡于1950年9月8日,是因為美國的空襲犧牲時年僅32歲犧牲后被授予朝鮮國家英雄稱號,并將朝鮮第一中央軍官學校命名為姜健軍官學校。
崔賢級導彈驅逐艦各艦顯然都是抗日戰爭、朝鮮戰爭中的優秀將領為名的,用姜健來命名崔賢級導彈驅逐艦二號艦可以說是非常合適。在常規艦艇的機庫門位置,姜健艦和崔賢艦一樣設置了艦名將領的銅浮雕,這顯示在該位置設計浮雕為該級艦的共同操作,如此設計近似于北洋艦艇的龍紋、日本戰艦的菊紋,蘇聯艦艇的紅星浮雕與國徽浮雕,戰術價值等于零,但主打精神加持。
對于朝鮮而言,崔賢級二號艦的下水意味著朝鮮在遠洋海軍的道路上又邁出了一步,對于朝鮮的戰略反擊力量而言至關重要。但誰能說一說他為什么能修得這么快?區區4天時間真的是涂膩子都嫌太短,他是怎么修完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