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腎臟病的認識越來越深刻,中醫“腎為先天之本”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今年5月底,在日內瓦召開的世界衛生組織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上,通過了題為“通過促進腎臟健康和加強腎臟病預防與控制來減輕全球非傳染病疾病負擔”的決議,將腎臟疾病列為優先關注的疾病防治領域。這意味著腎臟疾病繼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之后,成為第五個優先關注的重大疾病。
相較于前四類顯而易見的重大疾病,慢性腎臟病的危害在于:
1、發病人數多,我國腎臟病發病率大約10%;
2、疾病負擔增長快,腎臟病是近30年來全球疾病負擔上升速度最快、幅度最大的疾病;
3、并發癥多,慢性腎臟病可使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增加8~10倍,除此之外,還有水腫、肺水腫、胸腔積液、腎性貧血、腎性骨病、尿毒癥綜合征、高鉀血癥、高磷低鈣血癥、代謝性酸中毒、營養不良等;
4、發病年齡輕,腎臟疾病的發病年齡比其他四大慢病低10~20歲,兒童、青壯年和育齡期婦女是腎臟疾病的高發人群。
雖然“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但我們都清楚,相較于病發后大費周章的積極治療,最好的辦法是盡可能不得病。由此,積極防治腎臟病成為重要的必備技能。
“有效防治的方法一個是長期維護好健康,一個是學會科學防病。”
“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飲食而慎起居,兼五臟而通經絡,避虛邪而安正氣。”這是中醫寶典《黃帝內經》提出的健康指導。
中醫認為,“正氣內存,邪不可干”。照顧好“正氣”需要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運動有序,順應四時,最關鍵的一個精神內守,就這么五個原則。
“聽過了許多道理,卻還過不好這一生”的迷思在于,道理真的只是聽上去簡單。
堅持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飲食,避免高鉀、高磷食物;避免濫用藥物或補品;注意壓力管理;保持良好的作息規律,避免熬夜;適度運動,增強體質;做好情緒管理,避免長期壓力過大等等,這些行為其實是反人性的。
人性追求的是隨心所欲,但是健康要求節制、自律和堅持,所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實是很困難,也很有挑戰性的事。
至于科學防病,又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定期體檢,包括尿常規、血肌酐、腎功能以及腎臟彩超檢查。如果已經出現了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等,要積極治療原發病,遵醫囑用藥,做好達標管理,謹防病變,遷延腎臟。目前,因糖尿病、高血壓引起的腎臟病大約占慢性腎臟病的70%左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