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門診實錄
朱氏內科非遺傳承人 司徒夏昊攝
“朱醫生,我的中藥里為什么會有紙包,有一個中藥被紙包給包起來了。”病人問。
“哦!那是【包煎】的藥材,你連著紗布包和其他中藥一起煮就可以了。”我說。
“啊?我都撕開了,把藥材倒出來了,我以為是外包裝。那我撕開了燒藥會有問題嗎?”病人著急地問。
“你也別著急,要緊倒是不要緊,就是包煎的藥如果不包煎會有點不適,但和藥效沒有關系,你放心。”我說。
“朱醫生,那為什么有的中藥還要專門用紗布包起來煮呢?”病人問。
“好的,我來解釋一下。”我說。
為什么會有包煎藥?
祖國的中藥材是包羅萬象的大自然集合體,有上天飛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也有中藥材是泥土里長的,懸崖峭壁生的,因此中藥材的大小,顆粒,形狀,質地都有所不同,其中有一部分中藥材是非常細小的顆粒狀。小顆粒的藥材在煎煮的過程中會造成藥汁非常渾濁,并且容易沾鍋底燒糊,所以把這一類藥材用紗布包起來煎煮,可以避免這類一類問題的發生。小顆粒的中藥材比較常見的植物類是車前子,葶藶子等,動物類的有五靈脂、蠶砂等。
還有一類藥材是帶有絨毛的,絨毛在煎煮過程中會脫落,而這些絨毛有很難被過濾干凈,所以在煎煮的時候就放入紗布袋中防止絨毛混入藥汁中,這樣病人在喝藥的時候就不會被絨毛嗆到了。帶有絨毛的藥材比較多見的是辛夷、旋復花等。
所以大家如果見到中藥里有被紗布袋包裹的中藥材,不要撕開紗布袋哦,不然中藥湯汁就會變得很渾濁而且可能會被嗆到。
哪些中藥材需要包煎?
我這里說的是我醫院來配出來的中藥,藥廠已經預先都包裝好了。而還有一些比較傳統的藥店他還沒有做到出廠的時候就包裝好,而這種情況有時候需要病人自己把需要包煎的藥材放到紗布袋里。而哪些藥需要包煎,哪些藥不需要,如果沒有專業知識是很難弄明白的,所以我這里簡單做了一個說明,方便大家萬一有需要的時候作為參考。
【車前子】、【葶藶子】、【海金沙】、【青黛】、【夜明砂】、【五靈脂】、【蠶砂】,這幾個藥材顆粒細小而且松散,如果不包煎的話,藥汁會非常地黏稠,服藥的口感會非常糟糕。這里比較特殊的是青黛,青黛是不溶于水的,因此如果不甚散落則會漂浮于藥汁的表面非常難喝,雖然有些麻煩,但這味藥材卻是治療咽喉炎的良藥,所以我祖父和我都非常喜歡用它來治療慢性咽喉炎。
【辛夷】、【旋復花】、【枇杷葉】,這幾味藥材都有比較多的絨毛,特別是枇杷葉,大家都知道枇杷露能治療咳嗽,但如果枇杷葉背部的絨毛不用毛刷清理干凈,那反而會刺激咽喉造成咳嗽。南北朝的《雷公炮炙論》記載:“凡使枇杷葉,須火燎去毛,布拭凈,否則令人咳。”古人對于枇杷葉去毛有多種方法,比如用竹刷反復刷洗,或者浸泡后用粗布摩擦去毛,而《雷公炮炙論》中則是用火燎枇杷葉的背部使絨毛焦化,這個其實是要控制好火候的,不然枇杷葉可是會被碳化的。但這些古人的方法其實還是非常費時費力的,現代科技已經能將去毛的工藝高效標準化了,不過工業化雖好但總有些絨毛會殘留,所以包煎也是為了防止枇杷葉絨毛的副作用。
【秫米】和【馬勃】,這兩個是質地輕浮的中藥材需要包煎。秫米,即高粱米,因為淀粉含量高所以長時間煎煮容易糊化,所以采用包煎防止燒糊。馬勃因為是真菌類藥材,其中的孢子會擴散到藥汁里,所以也需要包煎。
【陽起石】,【赤石脂】,【灶心土】,這些是礦物類的中藥材,因陽起石質量重容易沉底,赤石脂是黏土容易懸浮,而灶心土一般含雜質比較多,所以這三個藥材包煎會更好。
《我想問中醫——100個實用中醫小知識》與《醫說就懂的中醫智慧》
《本草溯源錄》新書出版
朱氏內科非遺傳人又來總結啦!
好了,我這里介紹了大部分常見需要包煎藥的情況,大家在煎藥的時候千萬不要以為中藥的包裝現在變好了,外包裝之外里面還有個“內包裝”,然后理所當然地把紗布袋給撕開啊!
包煎藥的紗布袋千萬不要撕開,紗布袋直接和其他的中藥一起煎煮,如果擔心紗布袋飄在上面,那可以把它埋在眾多藥材的中間層,這樣就不會發生煎煮不到的情況了。
最后說一個朱氏內科的老傳統,因為治療胃病打嗝經常會用到旋復花和代赭石這兩味藥材,我們朱家以前是將代赭石打碎成粉末后與旋復花一起放入一個紗布袋中,如此這般煎煮出來的中藥效果會更好一些。
中藥知識繁多而復雜,包煎藥我就說到這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發現“分享”和“贊”了嗎,覺得有用就點一下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