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天津西青李七莊街和瑞園社區活動室內歡聲笑語不斷,20余位銀發長者正專注地擺弄著手中青翠的竹筒與嬌艷的鮮花,一場充滿文化韻味的“非遺竹筒鮮花制作”活動正在溫馨上演,以獨特的文化魅力與人文關懷,為社區老年人打造了一場身心愉悅的藝術盛宴。
此次竹筒鮮花制作活動,是李七莊街道“筑夢民生-悅享銀齡生活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沉浸式的手工藝體驗,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促進身心健康,提升晚年幸福感與獲得感,切實將“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落到實處。
竹筒花藝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活動現場,指導老師不僅詳細講解了選竹、處理、插花等傳統技藝,還生動闡釋了竹筒花藝所蘊含的“堅韌、虛心、和諧”的文化內涵與美好寓意。天然取材的竹筒和鮮花,既降低了參與門檻,又通過清新竹香與馥郁花香的交融,喚醒參與者的內在療愈力。在竹片清香與花香交融的氛圍中,老人們的笑容如同手中綻放的花朵一樣燦爛。“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父親節禮物了!”張爺爺開心地說道。
竹筒插花不僅是技藝的傳遞,更是為社區老人精心構筑的身心療愈之旅。在插花過程中,老人們需要專注構思、精心修剪,在提升手腦協調能力的同時,也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當一束束繽紛鮮花在古樸竹筒中綻放,老人們的臉上寫滿了自豪與滿足。
社區負責人表示:“活動超越了單純的手工課,它用非遺的溫度和花朵的生機,為老人們搭建了情感交流的溫馨平臺,有效化解了老年人的孤獨感,是精神關懷的生動實踐。”本次“非遺竹筒花藝進社區”活動,是項目整合文化資源、創新為老服務模式的一次成功探索,充分彰顯了傳統文化在促進積極老齡化、增強社區凝聚力方面的獨特價值。
未來,“筑夢民生-悅享銀齡生活項目”將繼續深化協同聯動,深度挖掘本地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推出更多形式新穎、內涵豐富的文化養老活動。同時,項目還將積極探索“非遺工坊+社區養老”、“文化志愿者+銀齡服務”等長效機制,著力構建多元化、高質量的為老服務體系,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文化滋養中,安享健康快樂、充實有尊嚴的幸福晚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