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
一.沙特阿拉伯:誰做老大這個事很重要!
官方表態:沙特外交部譴責以色列襲擊 “侵犯伊朗主權”,呼吁各方克制!
但這種阿拉伯世界內,不幫忙基本就是遞磚的邏輯,其真實立場都是百年傳承而來的:
教派矛盾:沙特與伊朗的遜尼派 - 什葉派對立根深蒂固,沙特長期警惕伊朗通過 “抵抗軸心” 擴大地區影響力!
歷史上,沙特曾多次默許以色列使用其領空對伊朗發動襲擊,而 2024 年 10 月襲擊后,沙特雖譴責以色列,卻未采取實質性反制措施。
并且,隨著伊朗擁核趨勢及軍事力量的不斷擴大,沙特非常擔憂沖突升級可能波及自身,尤其是伊朗或代理人的報復。為此,美國已向沙特承諾提供防空保護,以緩解其對伊朗導彈威脅的擔憂。
但是,沙特經濟基本依賴石油出口,沖突若導致霍爾木茲海峽封鎖或油價劇烈波動,將沖擊其經濟命脈,因此,沙特在美伊博弈中尋求 “非選邊站”,既維持與美國的軍事合作,又通過與伊朗復交后的有限合作(如紅海聯合軍演談判)對沖風險。
所以,沙特雖然更傾向通過外交渠道(如推動聯合國介入)而非軍事手段降溫局勢,但中東的格局從來就沒有多少外交最終和平實現政治目標的案例。
二、海灣國家:先保證自己再說
(1)阿聯酋、卡塔爾、阿曼:什葉派友好國家(受沙特威脅的)
阿聯酋譴責以色列襲擊,強調 “避免沖突擴大”,但實際行動有限。作為美國盟友,阿聯酋可能默許以軍利用其領空或基地,但公開表態需兼顧國內民意與地區穩定。
卡塔爾憑借與伊朗的特殊關系(如共同開發北方氣田),可能成為沖突調解者。2024 年加沙危機中,卡塔爾曾斡旋人質釋放,此次或推動伊以對話。阿曼長期扮演中立調解角色,曾協助美伊秘密談判,此次可能呼吁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
阿曼:經濟上地位較弱,地緣位置重要,長期跟隨前面兩者的政策!
從邏輯上看,海灣國家普遍擔心沖突外溢破壞經濟與安全環境,其表態通常以 “譴責 + 呼吁克制” 為主,實質行動則服從于美國與沙特的協調框架,不過暗地里還是經常給伊朗一些百億補貼。
阿聯酋
(2) 埃及、約旦:與以色列接壤,不敢太大聲
埃及作為阿拉伯世界傳統大國,埃及譴責以色列行動,強調 “通過對話解決爭端”,但受制于與以色列的和平條約及國內經濟壓力,不會采取實質性軍事或經濟制裁。埃及更關注加沙局勢外溢對西奈半島的影響,可能推動停火以穩定邊境。
約旦外交部不止一次警告以色列行動 “威脅地區穩定”,但因與以色列的密切安全合作及境內大量巴勒斯坦難民,其立場尤為敏感。2024 年 4 月,約旦曾攔截伊朗射向以色列的導彈,宣稱是 “自衛行為”,顯示其在沖突中可能被迫選邊站。
中東國家之間的關系
(3)敘利亞與黎巴嫩:什葉派陣營聯盟已經破裂?
敘利亞目前是親美,但并沒有親以,其希望是和以色列關系正?;?,但依然屢次遭到轟炸,而且格蘭高地,誰承認都等于背叛國民,所以,敘利亞和以色列底層矛盾很難調和,本次事件,敘利亞可能不太會發聲!
黎巴嫩真主黨作為伊朗最成熟的代理人,真主黨已因納斯魯拉遇刺事件與以色列進入 “低烈度沖突常態化” 階段。若伊朗遭襲,真主黨可能加大火箭彈與反坦克導彈襲擊力度,甚至動用精確制導武器打擊以色列北部軍事目標,不過,其核心首腦的被“定點清除”過多,真實情況,恐怕早就已經不復當初!
中東的宗教大熔爐
(4)胡塞:不是國家,但是最先進的伊斯蘭軍閥
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稱以色列襲擊是 “恐怖主義行徑”,誓言 “與伊朗站在一起”,并威脅對以色列發動 “全面空中封鎖”,包括襲擊本 - 古里安機場等關鍵目標!
胡塞武裝已展示了使用 “巴勒斯坦 - 2” 高超音速導彈(16 馬赫,射程 2000 KM)突破以色列防空系統的能力。2025 年 5 月,該組織曾用此類導彈擊中本 - 古里安機場,導致航班中斷;6 月 10 日,胡塞武裝再次向該機場發射兩枚導彈,一枚命中目標,迫使以色列加強防空部署。
同時,胡塞有張歐洲最怕的王牌,即紅海航運封鎖:胡塞武裝以 “支持巴勒斯坦” 為由,持續襲擊紅海 “關聯以色列” 的商船,2024 年曾導致全球 30% 的航運繞行好望角,推高了運輸成本。若沖突升級,其可能擴大襲擊范圍,甚至封鎖曼德海峽,威脅國際能源與貿易通道。
而面對以色列對也門荷臺達港等目標的空襲,胡塞武裝通過地下工事、機動導彈發射裝置和無人機蜂群實施報復,其遍布全境的低價值目標,讓美以感覺不打他太囂張,打了自己太虧本!
胡塞葉海亞
而大家關心的胡塞軍事力量,明說好了,胡塞就是伊朗革命衛隊的裝備,胡塞武裝的導彈(如 “火山 - 3H”“圣城 - 1” 無人機)及戰術訓練依賴伊朗援助,其高超音速導彈技術借鑒自伊朗 “凱巴爾 - 舍坎” 導彈,而無人機生產可能使用伊朗轉讓的生產線。
盡管胡塞武裝常以 “自主決策” 標榜行動,但伊朗通過革命衛隊顧問與真主黨等代理人網絡,長期對其施加戰略指導。
這主要是雙方的戰略目標一致性很強:胡塞武裝的報復行動旨在分散以色列軍事資源、提升伊朗談判籌碼、破壞地區親美政權穩定(如沙特主導的紅海安全架構),與伊朗 “抵抗軸心” 的整體戰略高度契合!
所以,未來沖突大概率維持在中低烈度的代理人消耗戰模式,但若伊朗核設施遭襲或霍爾木茲海峽被封鎖,可能演變為大國干預與地區力量重組的災難性危機。最終,阿拉伯國家的立場與胡塞武裝的報復強度,將取決于伊朗的戰略決策、以色列的承受閾值及國際社會的調解力度!希望世界和平
埃爾杜安
最后,大家不要忘記,就在最近,以色列的內塔尼亞胡警告土耳其的埃爾杜安:土耳其不可能重新成為奧斯曼帝國!言下之意很明顯了,別碰中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