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凍干腸菌膠囊作為一種創新療法,在復發性艱難梭菌感染(rCDI)、潰瘍性結腸炎(UC)及代謝性疾病等領域展現出顯著療效。其核心優勢在于通過凍干技術保留糞便微生物的活性與多樣性,同時解決傳統FMT(菌群移植)在儲存、運輸及患者接受度方面的局限。本文綜述近期研究進展,重點分析凍干腸菌膠囊的細菌多樣性、活力及穩定性,并探討其臨床應用的科學依據。
細菌多樣性的維持
多項研究表明,凍干過程對供體糞便的α多樣性(微生物群落內物種豐富度)無顯著影響。例如,德國歌德大學的研究通過16S rRNA基因擴增子測序發現,凍干樣品與冷凍懸浮液在儲存30天后,分類組成未發生顯著變化,差異主要源于供體個體差異而非制備方法。這一發現支持凍干腸菌膠囊在臨床應用中可有效傳遞供體腸道微生物的核心功能。
在潰瘍性結腸炎(UC)的臨床試驗中,凍干腸菌膠囊顯著增加了患者腸道菌群的豐度,尤其是與代謝功能相關的菌群(如Akkermansia muciniphila、Bacteroides)。這些菌群在調節宿主免疫、代謝及腸道屏障功能中發揮關鍵作用,進一步驗證了凍干技術對功能菌群的保留能力。
細菌活力的保持
高存活率與長期穩定性
研究顯示,凍干腸菌膠囊在4°C下儲存3個月后,總細菌細胞濃度仍維持在8.05×101? cells/g,活細菌細胞濃度為4.62×101? cells/g,與新鮮懸浮液無顯著差異。此外,通過添加保護劑(如海藻糖、脫脂乳、蔗糖等),可進一步提升菌體存活率。例如,某實驗中屎腸球菌在最佳保護劑組合下凍干存活率達84.4%,4°C儲存4周后存活率仍高于90%。
臨床療效的驗證
rCDI治療:加拿大1期臨床試驗中,微生物生態系統治療2(MET-2)膠囊對19例rCDI患者的治愈率達79%,隨訪130天后仍維持84%的無復發率。
UC治療:LOTUS試驗顯示,凍干腸菌膠囊膠囊組在第8周的臨床緩解與內鏡緩解率達53%,顯著高于安慰劑組(15%),且療效可持續至第56周。
穩定性的保障
凍干技術的優勢
凍干過程在低溫真空環境下進行,可有效避免菌群熱變性及氧化損傷,同時去除95-99%的水分,顯著延長產品保質期。例如,某凍干設備在-56°C至-110°C冷凝溫度下可連續運行160小時,支持大規模生產需求。
儲存條件的優化研究表明,含5%海藻糖的凍干腸菌膠囊在4°C下儲存3個月后,細菌活力與膽汁酸組成保持穩定。此外,二次干燥技術可進一步降低殘留水分含量,提升產品穩定性。
臨床應用的科學依據
安全性與耐受性
多項臨床試驗證實,凍干腸菌膠囊的不良反應主要為自限性胃腸道癥狀(如腹瀉、腹部絞痛),無嚴重感染或過敏反應。FDA批準的Vowst膠囊在346例rCDI患者中顯示,治療后8周復發率僅為12.4%,顯著低于安慰劑組(39.8%)。
患者接受度的提升
與結腸鏡或灌腸等侵入性FMT方式相比,凍干腸菌膠囊的無創性顯著提高了患者依從性。例如,在UC患者中,凍干腸菌膠囊組的完成治療率達100%,而安慰劑組為85%。
結論
腸菌膠囊通過凍干技術有效保留了糞便微生物的多樣性、活力與穩定性,其臨床療效在rCDI、UC及代謝性疾病中已得到驗證。隨著制備技術的優化與臨床研究的深入,凍干腸菌膠囊有望成為FMT的標準療法,為更多患者提供安全、便捷的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