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加拿大通訊社報道,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本拿比市計劃就其在 1892 年至 1947 年期間歧視在該市生活和工作的華裔人士一事正式道歉。
當地時間6月11日,本拿比市政府在一份新聞稿中稱,這一決定是在經過社區協商過程后做出的,其中包括調查、對話會議、焦點小組和個人訪談。負責為市議會提供城市遺產項目建議的社區遺產委員會(Community Heritage Commission)的一份報告稱,當時制定了針對華人的歧視性法規、貿易許可證和勞動法規。據本拿比當地媒體《本拿比燈塔》報道,今年2月中旬市議會即通過了相關決議,此前牽頭社區協商工作的本拿比跨文化規劃委員會(BIPT)在遞交給社區遺產委員會的報告中指出,參與者表示,本市就這一歷史性歧視事件正式道歉,對于促進和解至關重要。公眾參與報告提出了道歉的框架,旨在承認、認可、道歉和承諾。道歉將承認本拿比華裔加拿大人的語言和文化多樣性。認可部分則涉及承認歧視的影響、華裔加拿大人的韌性及其對城市建設的貢獻。道歉部分需要承認針對華裔加拿大人的具體錯誤。最后,市政府將承諾不再犯下此類歧視,解決歷史性歧視的持續影響,并設立紀念碑或紀念館以紀念此事件。
新聞稿表示,調查結果“強調了該市承認早期中國定居者面臨的艱辛以及歷史歧視的持久影響的重要性”。
加拿大是華人比例較高的非亞洲國家之一,位于太平洋沿岸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是最早出現華人社區的加拿大省份,作為該省加入加拿大的必要條件——橫貫加拿大的太平洋鐵路是在成千上萬華工付出血汗乃至生命代價建成的,加拿大最大唐人街——溫哥華華埠入口處牌坊“加華豐功光昭日月,先賢偉業志壯山河”概括了華人在興建太平洋鐵路、維護加拿大統一方面所作出的犧牲和貢獻。
然而,在種族歧視思想驅使下,昔日的加拿大聯邦政府罔顧這一切,于1885年通過包含“人頭稅”條款的《華人移民法案》(Chinese Immigration Act of 1885),規定華人必須繳納50加元人頭稅方得入境,后來又漲到100、500加元,相當于華工當時兩年工資,1923年6月30日更通過《強化排華法案》(Chinese Immigration Act, 1923),和美國一樣規定女性華人不得入境,這實際上中斷了華僑、華人在加拿大繁衍生存的血脈,這一極不公平的法案居然延續了25年之久。除此以外,加拿大聯邦和省還禁止華人進入除新西敏、維多利亞、溫哥華等少數地區在內的加拿大領土和原住民地區,一度限制華人入籍、限制華裔加拿大公民的公民權,并和美國一樣禁止華裔女性入境。一些市鎮更變本加厲,如華人聚居最早的新西敏市,1860-1926間通過了許多針對華人的歧視性法規,如剝奪華裔公民的市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不允許當地人將房屋租給華裔,以“整頓”為由強拆華人住房、商戶,不許任何商家雇傭華裔,甚至不允許政府機關從雇傭華裔員工的商家采購,在這種歧視和排斥下,曾經擁有10000以上華裔居民和北美最古老華埠之一的新西敏,華埠居然在二戰前夕消失,華裔也成批遷走,1941年全市華裔僅剩下不到400人。有些做法市府甚至比聯邦政府走得更遠,如1947年聯邦政府就允許華裔在聯邦選舉中投票,而溫哥華市的選舉直到1949年才允許。當時知名企業Rogers Sugar曾被溫哥華市政府警告,如果雇傭哪怕一名華裔工人,將喪失和市府簽訂糖業銷售準入協議的任何可能性,盡管該公司負責人是一名反對種族歧視的人,卻無能為力。據爭取華人權益組織——全加華人協金會(即平權會CCNC)統計,加拿大三級政府通過的各種法案中含有歧視排斥華裔內容的,竟多達223項。
二戰中華裔士兵的突出貢獻和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促使加拿大聯邦政府于1947年廢除了《強化排華法案》,但遲遲未就此作出正式道歉,各省市的排華法案、措施清算更加姍姍來遲。在華人社區和其他同情者的不懈努力下, 2006 年 6 月 22 日 下午3時,時任加拿大聯邦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代表加拿大聯邦政府發表聲明,就“人頭稅”向加拿大華裔道歉,并親口用粵語說出“加拿大、道歉”,這被視作北美華裔“爭取道歉運動”的重大勝利和轉折。
2010 年 9 月 19 日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前省會新西敏市通過決議,就排華向華裔社區“誠懇道歉”,這項決議的發起人無一為華裔,并在市議會得到全票通過,這對北美華人社區的“正名運動”而言,無疑是更大的鼓勵。新西敏市也成為首個就昔日排華責任道歉的加拿大市議會;2014年5月16日,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成為加拿大最早通過決議,決定就歧視華裔歷史責任道歉的省級政府(翌年正式舉行道歉儀式),就過去各省政府制定的160項歧視華裔的歷史性種族主義法律、法規和政策道歉;2017年11月1日,溫哥華市議會經過表決,通過了就當年排斥、歧視華裔歷史向華人社區道歉的決議,對自1886年至1947年溫哥華市一系列令人發指的排華法案、政策,包括片面剝奪華裔公民權、限制華人擁有不動產、限制華人租借商鋪、排斥華裔進入某些高薪就業領域等等作出系統性反省和道歉,2018年4月正式舉行道歉儀式。
本拿比市是大溫哥華都會區中部重要城市,以擁有全加拿大最大零售商場鐵道鎮和著名學府西門菲莎大學(SFU)著稱,也擁有較大的華人社區,毗鄰鐵道鎮的麗晶廣場是大溫哥華地區最著名的華人商住社區之一。
前述報告指出,本拿比目前超過三分之一的居民是華裔,其中包括新移民以及在當地有著深厚根基的第四代或第五代加拿大華人。該市計劃于11月15日舉行正式道歉儀式。市政府新聞稿稱,除了正式道歉外,該市政府還將致力于提高加拿大華裔歷史的知名度,促進文化活動,減少融入障礙。
在11日發布的新聞稿中,本拿比市長侯邁豪(Mike Hurley)表示,“雖然我們無法糾正本拿比犯下的歷史錯誤,但(道歉)這一過程勾勒出了一條確保本拿比成為一個包容和歡迎所有人的地方的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