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老鄉注意!未來幾天天兒要折騰,兩輪降雨連著高溫,咱地里的活計得跟上趟。
頭一輪是高溫跟雷雨“搭班”,13 - 15日,內陸日頭毒得很,最高34 - 35℃,曬得地皮發燙。沿海倒是涼快,20 - 23℃,可別大意,14日下午到夜里,雷雨從西邊往東跑,全省都得“接雨”。
這雷雨不是善茬,帶著8 - 10級陣風,跟老天爺甩鞭子似的,局部還可能下急雨、砸小冰雹。
地里搭的瓜棚豆架,趕緊用鐵絲多捆幾道,大棚膜查漏補缺,別讓風掀了頂。
正曬著麥子玉米的,14日中午前抓緊歸倉,趕上雷雨就全泡湯了。
果樹地里,低洼處提前挖排水溝,別讓短時雨水積成“澇窩子”。
第二輪降雨在20日前后,氣旋帶著大雨來,全省平均60 - 80毫米雨量。魯中、魯東南、半島地區雨最密,局部能超過100毫米,跟天上倒水似的。這雨下得久,地塊容易泡脹,種玉米的趕緊清壟溝,讓雨水能流走不積著。
種蔬菜的,尤其是大棚菜,得準備抽水設備,萬一積水能及時排,別讓根漚爛了。
果園里,掛果多的樹枝用木桿撐住,雨水重了怕壓斷,成熟期的果子別被水泡壞。
沿海鄉鎮注意,21日起半島地區暴雨接著下,海邊上的養殖棚要加固,防大風掀翻。
山區老鄉留意,持續降雨可能引發地頭小滑坡,靠近山腳的農田多觀察,人別靠太近。
咱農民看天吃飯,老輩傳下的看云識天氣有道理,現在手機里天氣預報更準,倆結合著看。
有人可能犯難,這么多活從哪下手?按地塊遠近、作物緊要程度排個序,先護最金貴的。比如剛移栽的菜苗、掛果的大棚桃,優先蓋防雹網、挖排水渠,別等雨來了才慌神。
我個人覺得,這兩輪天氣雖折騰,但提前準備就能化被動為主動,莊稼怕懶漢,咱勤快點沒啥難的。現在該干啥?
列個清單:明天先查大棚骨架、綁緊晾衣繩;后天早起給菜地清溝;20日前備齊抽水機、塑料布。
拿不準的地方,趕緊問村里農技員,他們天天盯著地里的事,給的招兒最實在。
天氣多變是常態,咱心里有譜就不怕,把天氣預報當“農事鬧鐘”,該出手時別拖延。記住了,地里的收成都是提前“搶”出來的,多操點心,金秋囤糧才踏實!
想了解更多實時天氣和護田技巧,關注咱網易號,天天更新莊稼地里的干貨。莊稼不收最后一口氣,天氣再變咱有對策,提前準備,豐收就多一分指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