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齊金山
我的家鄉在中原一個普通的小村莊,世代務農。父親很少遠行,卻去過遙遠的西藏——他是一名西藏老兵,這讓我無比自豪。退伍后,他像無數農民一樣,靠土地養活我們。
童年記憶里,父親身板高大卻略顯消瘦,不怎么講話,卻用堅實的臂膀扛起了整個家,我對他充滿敬畏。
記得那是1997年的夏天,天還蒙蒙亮,父親起床帶著我和姐姐去鎮上糧管所交公糧。他獨自推著沉重的架子車,上面堆滿十幾袋小麥,我和姐姐在后面推。走累了,我就享受下老小的“特權”,坐在糧車上。
十幾公里的路,父親走得很慢。我悄悄打量他:微駝的背,洗得發黃的小背心,脖子上搭著舊毛巾,下身是長褲改的褲衩,腳上一雙磨破洞的手工布鞋。
交完公糧,父親給我和姐姐一人買了一個肉合,而他卻沒有舍得給自己買。
十八歲那年,高考失利,我的人生陷入低谷。不識字的父親雖無法指導學業,卻一直默默支持著我。看到我的低落,他也很傷心,經常在我的房間門口徘徊。
2007年,我報名參軍。11月11日,那是我離別的日子。清晨,早早起床的我們四目相對,千言萬語堵在胸口,卻無言。那一刻,我從父親復雜的眼神中讀到擔憂和牽掛。一路上,我穿著肥大的軍裝,緊緊地跟在他身后,看著他的背影,第一次發現他已經不再挺拔,我的心中一陣酸楚。
臨別時,父親沒有過多的語言,“到了部隊好好干”,一句簡單又質樸的話,讓我銘記于心。那低緩的語氣,那微潤的眼睛,還有歲月在他額頭留下的深深痕跡,永遠烙印在我的心中。
我暗暗發誓:“到部隊一定好好干,要干出個樣子來?!本退阒皇菫榱烁赣H,為了實現他的心愿,為了彌補他未能長期服役的遺憾。那一刻,故作堅強的我,眼淚不停地在眼眶打轉。
后面的日子,就是一個游子思鄉的故事。家,成為遙不可及的遠方;父親,便是我常思念牽掛的人。在軍營的日子,苦樂交織,每當我面臨挑戰時,父親的教誨總會在我耳邊響起,化作支撐我前行的力量。
去年休假歸隊,父親和母親給我準備了許多東西,最難忘的是那一袋親手包的手工餃子。
列車啟動,一路向西,奔向邊關戈壁。窗外,父親佝僂著背,兩鬢斑白。我捧著餃子,淚水模糊了視線,我仿佛跨越時空,看到多年前送別時的父親,念與想、情與思在這一刻交織......
這些年在邊關,從戰士到邊防軍官,再到成為兩個孩子的父親,一路走來,我愈發理解和讀懂了父親那如山般深沉的愛。
爸,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干。您在家,也要好好的。
主 編 |陳一凡
編 審 |張少波
編 輯 |王石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