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高凌朗
編輯| 汪戈伐
圖片來自企業網站
6月13日,第三方監測平臺"今日酒價"數據顯示,2025年飛天茅臺散瓶批發價報1960元/瓶,較前日再跌20元,徹底遠離2000元心理關口。
飛天茅臺市場價格下跌也影響了投資者信心,貴州茅臺13日收盤報1426.95元/股,為今年2月以來最低。白酒板塊也整體走弱,五糧液、山西汾酒等品牌股價也均有下跌。
市場變化的背景包括多個層面,5月18日新修訂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規定公務接待"不上酒",電商平臺618促銷期間大量投放低價產品,加上傳統消費淡季的季節性因素,共同推動了這輪價格調整。
整個市場都在調整
茅臺產品線價格普遍承壓,除了核心產品飛天茅臺外,其他高端產品同樣面臨調整。茅臺15年裝從4750元降至4570元,茅臺精品系列從高點的4500元跌至2580元左右。生肖酒系列的表現更為明顯,部分產品已跌破建議零售價。
終端銷售情況反映出市場的實際狀況,北京地區煙酒店的回收價格已降至1940元,濟南一位經銷商表示:"一個月內單瓶價格下降了151元,現在不敢大量進貨。"這種謹慎態度在經銷商群體中較為普遍。
廣州、深圳等地的情況類似,多位從事白酒回收的商家證實,當前2023-2025年飛天茅臺回收價在1800元左右,"較年初便宜得多,主要是現在都是賣飛天茅臺的,收回來沒人提貨"。
電商渠道的價格競爭更加激烈,某平臺上海外版飛天茅臺售價1680元,部分店鋪的出口版產品價格低至1484元。
也有不少平臺通過大幅補貼方式投放1499元的平價茅臺,試圖吸引消費者。618期間,美團宣布投放上萬瓶1499元飛天茅臺,開啟12小時內就有超23萬人預約。山姆會員店也在廣州、深圳、珠海三地投放2.4萬瓶官方價產品。
不同渠道的價格差異顯示出市場分化趨勢,傳統經銷商面臨庫存和資金壓力,電商平臺則通過補貼爭奪市場份額,兩種模式的競爭正在重塑白酒銷售格局。
業內人士分析,在白酒行業中,2500元一直被視作經銷商的生死線,考慮到配貨成本和運營費用,飛天茅臺必須賣到這個價位才能確保盈利。如今批發價跌破2000元,意味著大部分經銷商已進入虧損狀態。
到底誰不喝茅臺了
究其原因,庫存積壓是當前“飛天掉價”的首要問題。根據三湘都市報的統計,茅臺社會流通庫存約1.2億瓶,基酒庫存26萬噸可生產5.6億瓶成品,加上年度新增產能,總庫存規模達到7-8億瓶。
這個數字意味著平均每個中國家庭可以分配到近2瓶茅臺,瑞銀證券也在去年7月的報告指出,2016-2023年期間茅臺酒銷售中有14-15個月的貨量成為囤積的社會庫存,這種積壓效應正在放大當前的調整壓力。
更需要注意的是,消費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年輕消費群體對白酒的接受度明顯降低,傳統的商務宴請和禮品消費場景在縮減。
新生代消費者對高度白酒的需求度偏低,這種趨勢正在影響整個行業。更為關鍵的是,年輕人對酒桌文化的抵觸情緒在增強,茅臺董事長張德芹在股東大會上提到,有年輕人表示"不是不愛喝白酒,而是不喜歡酒桌文化"。
政策環境的調整也帶來直接沖擊,雖然公務消費在白酒企業總收入中占比已降至5%以下,但新規定的象征意義和心理影響不容忽視。
房地產、基建等相關行業的持續調整也在削弱商務消費需求。這些行業的低迷狀態減少了高端白酒的消費場景,進一步加劇了市場供需失衡。
同時,茅臺的金融投資屬性正在消散,過去被視為保值增值工具的投機需求大幅下降,曾經活躍的"黃牛黨"紛紛撤離市場。
茅臺倒也不慌
面對市場挑戰,貴州茅臺正在多個維度調整經營策略。在產品層面,公司減少了飛天茅臺的基酒產量,2024年產量5.63萬噸,同比下降1.6%,同時加大系列酒的推廣力度,試圖通過產品結構調整維持整體收入穩定。
更為關鍵的是,貴州茅臺已將2025年營收增長目標從15%下調至9%,這是自2016年以來首次將增長目標設定為個位數,反映出管理層對市場環境的謹慎判斷。
與此同時,渠道變革也在加速推進。貴州茅臺正在實施"4+6"渠道策略,平衡直營與經銷商關系。
據市場消息,茅臺直營體系已停供500毫升飛天茅臺酒,部分已付款但未提貨的企業客戶接到省級銷售公司的退款通知,顯示出貴州茅臺控貨穩價的決心。
相比國內市場的承壓,海外業務展現出不同的增長態勢。2024年海外收入51.89億元,首次突破50億元關口。2025年一季度海外收入11.18億元,同比增長37.51%。如果保持這個增速,全年海外市場將貢獻約20億元增量收入。
除了業務層面的調整,貴州茅臺在資本運作上也有新動作。截至5月底已回購331.01萬股,支付資金51億元,這也是A股市場規模最大的注銷式回購。
此外,茅臺正在重新定義產品屬性,在廣州等地的餐飲門店推出1499元的平價茅臺,要求消費者將空瓶交回回收,這種做法旨在提高開瓶率,減少投機炒作。
從歷史經驗看,茅臺曾經歷1988年、1997年、2012年三次重大調整期,最終都實現了更高水平的發展。
總的來說,市場最終將根據供需關系的重新平衡來決定價格走向。但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白酒行業的這輪調整期可能延續至中秋節前,整體仍將呈現"量價承壓"格局。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文內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內容溝通請聯系: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