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黃震就近年來東盟國家的榴蓮、菠蘿蜜、山竹等水果獲得國內消費者的青睞,大批量從廣西進入國內市場,廣西市場監管部門在服務進口水果貿易的過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回答了記者提問。
黃震表示,今年以來,東盟水果進口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水果貿易的便利化、水果質量安全備受關注,為服務好“東盟水果,廣西集散,全國銷售”,自治區市場監管局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
第一方面,提升水果檢驗檢測能力。目前,廣西共有164家檢驗檢測機構具備水果檢驗能力。將持續推進中國(廣西)—東盟口岸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關地檢驗檢測資源共享、信息互通、技術互助機制,全面提升口岸水果檢驗檢測能力和水平,以榴蓮為例,口岸實驗室檢測通量已達350批次/天,檢測時長由原來的7—10天壓縮至3—5天,實現“區內檢、口岸檢、快速檢”。
第二方面,優化水果檢驗檢測服務。篩選一批區內實力強、服務好的檢測機構,建立水果檢驗檢測綠色通道,優先接樣、優先檢驗,為水果貿易提供便利化服務。目前,已首批組織全區19家獲得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CMA)、國家實驗室認可(CNAS)的檢驗檢測機構提供綠色通道服務。讓企業“檢得舒心”。
第三方面,強化水果貿易市場監管。在大型農貿批發市場設立聯合服務崗亭,嚴格查驗進口水果的海關報關單、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等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依法開展快檢監測,檢測合格后上市銷售。依托廣西食品安全追溯智慧監管平臺,深化食用農產品信息化溯源管理,推動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信息共享,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
下一步,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將不斷優化服務舉措,強化監管執法,全力保障東盟水果質量安全,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