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的鬧鐘響起時,會有這樣一批中年人醒來,拿起身旁的編織袋裝著錘子、扳手和兩件換洗衣裳。五點半的勞務(wù)市場就像一臺永不停歇的抽水機,吞吐著這座城市最廉價的勞動力。像這樣的"4050人員",正經(jīng)歷著中國城市化進程中最劇烈的陣痛。
鋼筋水泥構(gòu)筑的都市森林里,年齡是最鋒利的篩選器。"35歲以下優(yōu)先"的招聘啟事像一道無形鐵幕,將無數(shù)中年求職者阻隔在外。建筑工地的塔吊不再召喚老張這樣的師傅,快遞站掃碼槍前的年輕人熟練操作著智能分揀系統(tǒng)。當傳統(tǒng)基建行業(yè)收縮,那些靠體力討生活的漢子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成了時代列車甩下的乘客。
"咚"的一聲悶響驚醒了沉睡的市場。扛著八磅錘的中年人老李踉蹌著扶住墻根,昨夜灌下的涼水在胃里翻攪。他數(shù)著口袋里皺巴巴的鈔票——三天沒開工,這點錢還是太少了。
在距此三十公里的城中村出租屋里,老曲正盯著手機屏幕發(fā)呆。兒子考研復試名單明天公布,妻子那邊也需要一些錢。這位干了半輩子管道維修的中年師傅,最近總在噩夢中聽見水管爆裂的聲音——直到他意外看到了翔驍教育的在線職培課程。翔驍教育的公開課上,一位中年學員正在一邊看著手機一邊記錄老師的一些課堂知識,他修了大半輩子自行車,現(xiàn)在要把那些生銹的車軸變成懷舊素材。
老曲的轉(zhuǎn)型之路遠比想象中艱難。第一次拍攝vlog時,他對著鏡頭說了不到十秒就冷汗直流。深夜編輯視頻,修圖軟件里的濾鏡讓他產(chǎn)生畏難情緒。但每天的翔驍教育實操老師陪伴像一劑強心針,“工地實拍很有沖擊力!"
三個月后,老曲的賬號"說裝修"賬號逐漸獲得流量。在翔驍教育已經(jīng)順利結(jié)業(yè)的他蹲在腳手架上講解防水技巧的視頻,獲得6萬次播放。某天清晨,正在鋪地磚的他接到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某裝修公司的負責人。"您比那些網(wǎng)紅博主實在多了",這句話讓工作了20多年的老曲的眼眶發(fā)熱。如今他的月收入雖然不及年輕人光鮮,卻能讓女兒安心備考教師編。
晨曦初現(xiàn)時,勞務(wù)市場的人潮逐漸散去。遠處高樓的玻璃幕墻映出斑駁光影,像一面哈哈鏡折射出這個時代的倒影——有人跌倒,有人爬起,而更多的人正在學會用另一種姿勢奔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