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廣州軒轅汽車藍皮書論壇現場,“決斷”二字被反復提及,像一聲號角,吹醒了身處激烈競爭中的中國汽車人。當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一路高歌猛進,當中國汽車出口量躍居全球第一,當“內卷”讓行業利潤持續走低,這場以“決斷”為主題的論壇,儼然成了中國汽車產業的“戰略復盤會”。
一、內卷之痛:當價格戰成了 “速效救心丸”
“現在的車市啊,卷得跟麻花似的!”世界新汽車技術合作生態理事長賈可博士這話一出,臺下多少車企大佬心里咯噔一下。數據最扎心:2024 年汽車行業利潤同比暴跌 8%,利潤率只剩 4.3%,比工業企業平均水平低了 1.7 個百分點。為啥?看看那些怪象就明白了:有的車企為了壓成本,搞出 “筷子懸架”;有的拿 “偽技術” 忽悠消費者,PPT 吹得震天響,實車問題一堆;更別說拖欠供應商貨款、水軍在網上互撕這些事兒了。
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說得實在:“降價就是飲鴆止渴啊!” 可你降我也降,誰都怕被擠出局。嵐圖CEO盧放接過話茬:“市場不是輿論場,咱們的根基得扎在實驗室、生產線和用戶的真實場景里。” 你看嵐圖,不搞虛的,砸 5 億搞出 FREE+,優化了 1366 項功能,82 項同級第一,這不才是該卷的方向嗎?
二、破局之道:十大決斷劃出 “生存底線”
賈可博士甩出的 “十大決斷”,簡直就是給行業劃了道 “生死線”。頭一條 “反內卷形成國家共識”,現在可是從上到下都動真格的了。去年 7 月政治局會議說要 “防止內卷”,今年 3 月市場監管總局直接放話要 “整治價格戰”,6 月工信部還啟動了生產一致性檢查。這一套組合拳下來,那些想靠歪門邪道混日子的車企,該醒醒了。
“安全是底線!” 這話怎么強調都不為過。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說咱們的車跟日本車還有差距,為啥?人家把安全當命根子,咱們有的車企卻拿用戶生命 “賭博”。你看奇瑞,光碰撞實驗室就砸了 3 萬多畝地,每輛車上市前得經過 150 多輛實車碰撞測試,安全氣囊都是自己標定,這才叫把安全刻進DNA里。
三、出海與創新:兩條腿走路才穩當
“出海不能只賣車,得扎根當地!”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李學用這話戳中了要害。去年中國汽車出口 641 萬輛全球第一,但好多都是 “裸奔” 出海,本地化生產一塌糊涂。奇瑞牛在哪兒?全球 110 多個國家和地區,近 30 個工廠,2 萬多海外員工,在中東得考慮穆斯林朝拜,在南美得懂足球文化,這才是 “入鄉隨俗” 的正確打開方式。
說到創新,FaradayFuture創始人、聯席CEO賈躍亭的 “五大決斷力” 挺有意思:戰略要做減法,產品得搞原創,用戶得玩生態,出海得組聯盟,體系得靠 AI。嵐圖也沒閑著,ESSA 架構、天元架構全是自研,超快充樁 VP1000 都上了,這才是 “換道超車” 的硬本事。
四、生態共贏:別把供應鏈當 “提款機”
“沒有和諧生態,誰都別想好過!” 賈可博士這話敲山震虎。廣汽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高銳當場承諾 “供應商賬期不超過 60 天”,這才是把供應鏈當伙伴的態度。想想看,主機廠壓價太狠,供應商只能偷工減料,最后倒霉的還是消費者,這不是惡性循環嘛!
蔚來李斌說得明白:“咱們可以卷技術、卷服務,但別卷價格。” 你看嵐圖,直營模式 + 用戶共創,20 萬用戶可不是靠低價忽悠來的,那是真把用戶當朋友處。
五、未來已來:新汽車不是 “電動化” 這么簡單
“新汽車才剛開始呢!” 賈可博士這話提醒咱們,別以為電動化就是終點。理想汽車CEO李想說得對,汽車得進化成 “空間機器人”,AI 才是核心。你看 FF,要把 30 萬美金 FF91 的技術下放到 3 萬美金的車上,這就是智能化的魅力。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喊出 “不再新建工廠”,這其實是 “高筑墻廣積糧” 的智慧。技術壁壘、品牌壁壘、供應鏈壁壘,哪一樣都得踏踏實實建起來。就像盧放說的,“大就要有大的樣子”,中國汽車不能光拼數量,得拼質量、拼品牌、拼全球影響力。
論壇結束時,廣州的天剛擦黑,但好多車企大佬心里亮堂了。“決斷” 不是拍腦袋做決定,而是回歸初心:把安全做好,把技術搞透,把用戶服務到位,把全球市場深耕下去。當價格戰的硝煙散去,當創新的種子生根發芽,咱們中國汽車,一定能在全球舞臺上,跑出屬于自己的 “加速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